小雪過後天氣變得更冷,大雪紛飛,雪到此時轉大故名大雪。
大雪,在每年的12月6日、7日或8日,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。大雪前後,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;而北方,已是“千里冰封,萬里雪飄蕩”的嚴冬了。
時間︰(公曆)
|
節氣
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,大雪紛飛,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,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。
習俗
大雪期間降溫幅度較大,南北方地域跨度大,因此南北各地呈現的氣候特徵各不相同。
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在0℃以下,尤其是黃河中下游一帶河水封凍,開始出現積雪。
而南方地區平均氣溫一般在8℃~9℃之間。相應地,南北方農事生活習俗也不一樣。
北方田間管理已很少,若下雪不及時,人們偶爾還在天氣稍轉暖時澆一兩次凍水,提高小麥越冬能力。或者修葺禽舍、牲畜圈牆等,助禽畜安全過冬。
俗語說"大雪紛紛是旱年,造塘修倉莫等閒"。此時還要加緊冬日興修水道、積肥造肥、修倉、糧食入倉等事務。婦女們則三五成群,扎堆做針線活。手藝之家將主要精力用在手藝上,如印年畫、磨豆腐、編筐、編簍等賺錢補貼家用。
養生
大雪已到了"進補"的好時節,有"冬天進補,開春打虎"的說法。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,促進新陳代謝,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。
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,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,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,俗語說"三九補一冬,來年無病痛"。此時宜溫補助陽、補腎壯骨、養陰益精。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。
雪後的大風使氣溫驟降,咳嗽、感冒的人比平時多。有些疾病的發生與不注意保暖有很大關係,中醫認為,人體的頭、胸、腳這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。
俗語說"寒從腳下起",腳離心臟最遠,血液供應慢而少,皮下脂肪較薄,保暖性較差,一旦受寒,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,使抗病能力下降,導致上呼吸道感染,因此,數九嚴寒腳部的保暖尤應加強。
諺語
大雪大到:烏魚群到了大雪時便大批湧進台灣海峽。
頂初三下十八,早潮晏退:海潮在月之初三與十八日,有早滿而晚退之現象。
朝看東南鳥,午前風雨急:早晨東南方天空罩黑雲,占上午風雨交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