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化韻 – 普通話(漢語拼音)
兒化的韻母稱作「兒化韻」,兒化的音節稱作「兒化音」。是普通話和某些漢語方言中的一種詞尾的音變現象,即後綴”兒”字不自成音節,而同前面的音節合在一起,使前一音節的韻母成為捲舌韻母。
普通話的口語裡,有些詞語(多數名詞及少數動詞)常讀成兒化韻,一個字讀成兒化韻時,因為受到韻母「er」的影響,其韻母有時也隨之發生音變,拼寫時只在韻母的未尾加一個「r」就成了。
兒化韻的音變規則
- 兒化音變基本上是使一個音節的主要元音帶上捲舌色彩;
- 如果音節的韻尾為 –i、–n、–ng,兒化時丟掉;
- 在主要元音 i 和 ü 後面加上 er;
- 普通話 37 個韻母,除了 ê、o 和本身已是捲舌韻母的 er 外,其餘的都可以兒化。
(一)Part 1
表示小巧、可愛和親切的意味
小 貓兒 小 雞兒 小 刀兒 小 孩兒 老 頭兒 零錢兒 玩藝兒 花兒 碟兒 鳥兒 瓶兒 鈴兒 棍兒 罐兒
(二)Part 2
有區別詞義的作用
信(書信) | ↔ | 信兒(消息) | 眼(眼睛) | ↔ | 眼兒(小孔) | 活(生存) | ↔ | 活兒(工作、東西) | 白麪(麪粉) | ↔ | 白麪兒(毒品) |
|
(三)Part 3
有區別詞性的作用
吃(動詞) | ↔ | 吃兒(名詞) | 畫(動詞) | ↔ | 畫兒(名詞) | 尖(形容詞) | ↔ | 尖兒(名詞) | 蓋(動詞) | ↔ | 蓋兒(名詞) | 亮(形容詞) | ↔ | 亮兒(名詞) |
|
(四)Part 4
在口語中習慣唸成兒化的詞語也不少
這兒 那兒 哪兒 門兒 玩兒 伴兒 歌兒 拐彎兒 板凳兒 風味兒 粉末兒 有趣兒 聊天兒 沒 事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