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頁

《論語》述而第七

【01】子曰: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竊比於我老彭。」

【註釋】①我老彭:“我”在此處表示親切。老彭,商朝的賢大夫。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闡述而不創作,篤信而喜愛古代文化,私下里與老彭相比。
【解讀】這是一個典型的學者形象。
之所以達而不作,是因為篤信而喜愛古代文化。或者反過來說。正因為篤信而喜愛古代文化,所以就述而不作了。
從孔於的實際文化活動來看,刪《詩》、《書》,定禮樂,贊《周易》,修《春秋》,的確都是編輯整理古代文化典籍,並沒有哪一項是他自己的創作。
可是,他的“述”卻是非常不簡單,用朱熹的話來說,是“集群聖之大成而折衷之。其事雖述,其功則倍於作矣。”(《論語集注》)
當然,絕對的述而不作實際上是不可能的,無論你編輯也好,整理也好,總得反映出編輯整理者的眼光和取捨旨趣,更不用說還有“刪”、“定”、“贊”、“修”的工作在內了。所以,所謂“述而不作”,多半是“借古人的骸骨,另行吹噓些生命進去。”(郭沫若語)實際上是有所“作”。
相反,倒是我們今天不少“作而不述”,專門“創作”的人,不是空谷來風,令人不知所云,就是“千古文章一大抄”,東拼西湊,而以天才的創作家自居,“著作等身”,欺世盜名。
這種人,聽聽聖人自謙“過而不作”,不知私下里到底有何感想?是不是以為自己遠在聖人之上呢?

【02】子曰:「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於我哉?」

【註釋】①識(Zhi):記。②何有:有什麼,意思是沒有什麼了。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默默地牢記知識,勤奮學習不厭煩,教誨別人不厭倦。對我來說,除了這些還有什麼呢?”
【解讀】一個孜孜不倦的讀書人,一個勤勤懇懇的教育者。
“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”早已成為人們所熟知的名言。不過,真正能做到的,就沒有多少人了。
據《孟子·公孫醜上》記載,子貢曾經問孔子說:“老師您稱得上是聖人了嗎?”孔子回答說:“聖人可稱不上。我不過是學不厭而教不倦罷了。”子貢說:“學不厭是智,教不倦是仁。智仁兼備.老師您的確是聖人了啊!”
可見,“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”的確不是我們一般人容易做到的、智仁兼備的聖人畢竟是鳳毛麟角,千百年難遇一個的啊!

【03】子曰:「德之不修,學之不講,聞義不能徒,不善不能改,是吾憂也。」

【註釋】①徙(XI):遷移。這裡指向“義”靠攏,仗自己的行為符合“義”。
【譯文】孔於說:“品德不修養,學問不探討,聽到正義不追隨,缺點錯誤不改正,這些都是我的憂慮。”
【解讀】聖人的憂慮當然都是他所處的時代的反映和社會現實的照,不然的話,他憂慮什麼呢?
更進一步說,聖人所憂慮的四種現象實際上又不只是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才有,而是每一個時代甚至每一個人都可能出現的過病。
不講品德修養,不講學問,不講正義的原則,不改正缺點錯誤,只講金錢,只講賺錢之術,唯利是圖,有錢就是大哥。這些現象,難道我們還見得少了嗎?“讀書熱”在哪裡?“學問熱”在哪裡?“雷鋒精神”又在哪裡?“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”--更不用提了!
所以,聖人真是“一肩挑盡古今愁”,連他的憂慮也是“放之四海而皆準”的。他的救世主義的精神,至今不也仍然具有現實意義嗎?

【04】子之燕居,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。」

【註釋】①燕居:閒居,古代士大夫退朝而居叫燕居。②申申如也:儀態舒展的樣子。如,形容詞詞尾,義同“然”。③夭夭如也:和樂喜悅的樣子。
【譯文】孔子在家閒居的時候,儀態舒展自如,神色和樂喜悅。
【解讀】一肩挑盡古今愁,憂國憂民憂天下的孔子在家閒居時卻儀態舒展自如,神色和樂會悅,過著無憂無慮的個人生活,完全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一副愁眉苦臉,嚴肅莊重的樣子。這是因為他雖然憂中憂民憂天下,但卻不憂個人生活,在個人生活上抱著以平淡為樂的曠達態度,所以始終能保持爽朗的胸襟,舒展自如的心情。說到底,就是他很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和精神。而不像我們今天的人,急急如律令。東奔西竄,疲於奔命。電話有了要傳呼,傳呼有了要手機,生怕失去了任何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,卻又逢人便感嘆:“唉,活得真累!’”難道這累不是你自找的嗎?更何況你累什麼呢?不外乎是累財累名累地位,累一己之得失、個人的利益,其結果是連“燕居”的時間都沒有了,更不用說什麼“申中如也,天天如也”。與其如此,倒不如向聖人學習,甩開個人名利之累,退而間居,保持舒展和樂的心態,平平淡淡,輕輕鬆松過一生。

【05】子曰:「甚矣吾衰也!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!」

【註釋】(1)周公:姓姬名旦,周文王的兒子,周武王的弟弟,成王的叔父,魯國國君的始祖,傳說是西周典章制度的製定者,他是孔子所崇拜的所謂“聖人”之一。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我衰老得很厲害了,我好久沒有夢見周公了。”
【解讀】周公是中國古代的“聖人”之一,孔子自稱他繼承了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以來的道統,肩負著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。這句話,表明了孔子對周公的崇敬和思念,也反映了他對周禮的崇拜和擁護。

【06】子曰:「志於道,據於德,依於仁,遊於藝。」

【註釋】(1)德:舊注云:德者,得也。能把道貫徹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。(2)藝:藝指孔子教授學生的禮、樂、射、禦、書、數等六藝,都是日常所用。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以道為志向,以德為根據,以仁為憑藉,活動於(禮、樂等)六藝的範圍之中。”
【解讀】《禮記·學記》曾說:“不興其藝,不能樂學。故君子之於學也,藏焉,修焉,息焉,遊焉。夫然,故安其學而親其師,樂其及而信其道,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。”這個解釋闡明了這裡所謂的“遊於藝”的意思。孔子培養學生,就是以仁、德為綱領,以六藝為基本,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。

【07】子曰:「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嘗無誨焉。」

【註釋】(1)束脩:脩,音xiū,乾肉,又叫脯。束脩就是十條乾肉。孔子要求他的學生,初次見面時要拿十餘乾肉作為學費。後來,就把學生送給老師的學費叫做“束脩”。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只要自願拿著十餘乾肉為禮來見我的人,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。”
【解讀】這一章中孔子所說的這段話,表明了他誨人不倦的精神,也反映了他“有教無類”的教育思想。過去有人說,既然要交十束乾肉作學費,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學的可能,貧窮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乾肉來的,所以孔子的“有教無類”只停留在口頭上,在社會實踐中根本不可能推行。用這種推論否定孔子的“有教無類”的教育思想,過於理想化和幼稚。在任何社會裡,要做到完全徹底的有教無類,恐怕都有相當難度,這要歸之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。

【08】子曰:「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。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。」

【註釋】①憤:指想弄懂而還沒有弄懂的心理狀態,也就是充滿求知欲時的精神飽滿如晶狀態、②誹:指想用語言表達什麼意思而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言詞的狀念。③隅:方。④反:反過來證明,也就是類推的意思。⑤复:重複,反复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不到他想弄懂而弄不懂的時候不去啟發他;不到他想說什麼而說不出的時候不去引導他;告訴他一方,他不能類推其餘的三方.也就不再重複告訴他了。”
【解讀】這是典型的啟發式教學方法。
激勵,誘導,啟發。
關鍵在於把握住筐候,刺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,由此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。
我們讀《論語》,觀察孔子教學的實例:學生各述其志,暢所欲言,甚至提出刁鑽古怪的問題;老師循循善誘,舉一反三,課堂氣氛生動活潑,興味盎然,的確是卓有成效的教學方法。
遺憾的是,後世儒生尊孔讀經,居然沒有學到聖人的教學方法,而是死記硬背,搞填鴨式的硬填,流風所及,培養出了不少”陳最良”式的酸腐秀才。
現代教學。方法推陳出新,電腦開始進入教室,與孔子的時代已不可同日而語。但是,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,舉一反三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和精神卻並沒有因此而過時,依然值得我們為人師表的人謹記並運用於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去。

【09】子食於有喪者之側,未嘗飽也。

【註釋】無
【譯文】孔子在家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,從來沒有吃飽過。
【解讀】從來沒有吃飽過,不是人家不讓他吃飽,也不是論不統計不飽,而是他自己不願意吃飽,不願意在人家的喪事中大吃大喝。
這是不是太迂腐了呢?
不是。這是聖人性情純正,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:人家在喪事的哀痛中,你在這里大吃大喝,像話嗎?另一方面,也是聖人尊崇禮節規範的表現:遇到人家的喪事,自己要表示哀悼。真心哀悼,難道還能大吃大喝嗎?
當然,我們今天沒有必要真像聖人那樣,去參加人家的喪禮沈連飯都不吃飽,甚至,與死了親屬的人在一起吃飯也不敢吃他中是,我們又是不是該在人家的喪事中去大吃大喝,猜拳行令喝匕日,麻將打到通天亮呢?

【10】子於是日哭,則不歌。

【註釋】無
【譯文】孔子在這一天為弔喪而哭泣,就不再唱歌。
【解讀】無

【11】子謂顏淵曰:「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,惟我與爾有是夫。」子路曰:「子行三軍,則誰與?」子曰:「暴虎馮河,死而不悔者,吾不與也。必也臨事而懼,好謀而成者也。」

【註釋】(1)舍之則藏:舍,捨棄,不用。藏,隱藏。(2)夫:語氣詞,相當於“吧”。(3)三軍:是當時大國所有的軍隊,每軍約一萬二千五百人。(4)與:在一起的意思。(5)暴虎:空拳赤手與老虎進行搏鬥。(6)馮河:無船而徒步過河。(7)臨事不懼:懼是謹慎、警惕的意思。遇到事情便格外小心謹慎。
【譯文】孔子對顏淵說:“被任用就施展抱負,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好,只有我和你才能這樣吧!”
【解讀】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。也就是成語所說的“用行舍藏”或“用舍行藏”,它最為精煉地表達了儒者對於出仕與退隱,入世與出世,進與退的政治選擇與人生態度。
這裡面所蘊含的,一方面是進退之間深刻的內在矛盾,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儒學通權達變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氣度。
孔子另外還多次說:“天下有道則見,無道則隱。”(《泰伯》)“邦有道則任,邦無道則可捲而懷之。”(《衛靈公》)孟子也說:“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善天下。”(《盡心上》)所有這些說法,其實都是“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”的意思。問題在於,“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”,雖然懂得用行舍藏的道理,但真正面對現實,落實到每個人身上,不僅用捨不由你,新是行藏也往往是你無可奈何的呀!

【12】子曰:「富而可求也,誰執鞭之士,吾亦為之。如不可求,從吾所好。」

【註釋】①而:如,如果。②執鞭之士:古代於拿皮鞭為達官貴人開道或為市場守門的人,代指做下賤差事的人。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富裕如果真是可以求得到的話,就是做那拿鞭子的苦差事,我也去幹。如果求不到,那還是讓我做自己喜歡的吧。”
【解讀】孔子的意思是說:如果真有什麼行當(比如說炒股票,炒房地產,炒貓兒狗兒等)可以弄“發”的話,就是讓我棄文經商下“跳蚤市場”去,我也願意幹。問題是哪能有這檔子好事呢?須知“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”(《顏淵》)啊!所以,還是讓我幹自己的老本行,做一個文人,研究我的詩、書、禮、樂吧。
這裡的關鍵在於,“富而可求”只是一種虛擬,孔子壓根兒就沒有拿它當真。之所以這樣說,正是為了強調富絕不可求得到。
但是,假如我們執意要問:富的確可求,下“跳蚤市場”或別的什麼“海”就是可以撈上一把,甚而至於成為大款,成為先富起來的人,孔子又會不會改變回答呢?對於我們今天面臨“下海”困惑的讀書人來說,選擇的艱難恰久是在這裡啊!

【13】子之所慎:齊,戰,疾。

【註釋】(1)齊:同齋,齋戒。古人在祭祀前要沐浴更衣,不吃葷,不飲酒,不與妻妾同寢,整潔身心,表示虔誠之心,這叫做齋戒。
【譯文】孔子所謹慎小心對待的是齋戒、戰爭和疾病這三件事。
【解讀】無

【14】子在齊聞韶,三月不知肉味,曰:「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。」

【註釋】(1)《韶》:舜時古樂曲名。
【譯文】孔於在齊國聽了《韶》樂,三個月不知道肉是什麼滋味。於是感嘆說:“想不到欣賞音樂竟可以達到這種程度!”
【解讀】哪種程度?如痴士如醉,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。
這種程度夠得上是我們今天“發燒友”的程度了嗎?
我們應該是頂尖級的“發燒友”了吧!
值得我們注意的是,讓孔子“發燒”的,既不是器材(那時連立體聲也沒有,更不用說進口高級音箱了),也不是流行音樂(那時的流行音樂是鄭國(今河南一帶)的音樂,孔子認為“鄭聲淫”),而是被他認為“盡美盡善”(《八佾》)的《韶》樂。實際上,相當於我們今天所說的經典音樂,如貝多芬的《英雄交響曲》、《命運交響曲》之類。
如此看來,聖人不僅是“發燒友”,而且還是高品味的“發燒友”哩。以他“發燒”的程度和品味來衡量,就是選他做“燒協”主席也不為過罷。

【15】冉有曰:「夫子為衛君乎?」子貢曰:「諾;吾將問之。」入,曰:「伯夷、叔齊何人也?」曰:「古之賢人也。」曰:「怨乎?」曰:「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」出,曰:「夫子不為也。」

【註釋】(1)為:這裡是幫助的意思。(2)衛君:衛出公輒,是衛靈公的孫子。公元前492年 ̄前481年在位。他的父親因謀殺南子而被衛靈公驅逐出國。靈公死後,輒被立為國君,其父回國與他爭位。(3)諾:答應的說法。
【譯文】冉有(問子貢)說:“老師會幫助衛國的國君嗎?”子貢說:“嗯,我去問他。”於是就進去問孔子:“伯夷、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?”(孔子)說:“古代的賢人。”(子貢又)問:“他們有怨恨嗎?”(孔子)說:“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,為什麼又怨恨呢?”(子貢)出來(對冉有)說:“老師不會幫助衛君。”
【解讀】衛國國君輒即位後,其父與其爭奪王位,這件事恰久與伯夷、叔齊兩兄弟互相讓位形成鮮明對照。這裡,孔子讚揚伯夷、叔齊,而對衛出公父子違反等級名分極為不滿。孔子對這兩件事給予評價的標準就是符不符合禮。

【16】子曰:「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不義而富且貴,於我如浮雲。」

【註釋】①飯疏食:飯,這裡作動詞用,指吃飯。疏食,粗糧。②水:古代以“湯”和“水”對舉.“湯”指熱水,“水”就是冷水。③肱(gong):上臂,這用泛指胳膊。④枕;用作動詞。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吃粗糧,喝冷水,彎過手臂當枕頭,也自有快樂在其中。不仁義的富有和尊貴,對於我來說,就像天邊飄浮的雲一樣。”
【解讀】這一段夫子自道,我們在《雍也》篇裡孔子讚美顏回時已經說到過。無論孔子還是顏回,都是安貧樂道的典範,這一段文字與《雍也》裡孔子讚美顏回的那一段文字一樣,也都成了安貧爾邁精神的著名表述。
錢財如糞土,富貴如浮雲。
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,所以才能夠做到吃粗茶淡飯而樂在其中,閒居而“申中如也,天天如也。”具有曠達樂現的個人生活情懷。
當然,對於我們所處的時代來說,這種認識已受到了相當強烈的衝擊。雖然人們也常常說“錢是身外之物,生不帶來死不帶去”,但多少都有一些勉強的成分在內,甚至有“狐狸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”的嫌疑。時代氛圍如此,不是個人所能抗衡的。所以,與其說“錢財如糞土,富貴如浮雲”,不如說“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”來得真實自然,來得符合我們這個時代的特色。
這樣說,並沒有否定聖人思想的意思,只不過是從實際出發,承認時代的不同和個體的差異而已。因為,孔子畢竟是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人物,而聖人畢竟是聖人啊!

【17】子曰:「加我數年,五十以學易,可以無大過矣。」

【註釋】加:與“假”通假,假借之意。“易”:《易經。》
【譯文】再給我幾年時間,到五十歲學習《易》,我便可以沒有大的過錯了。
【解讀】夫子的自我鑑定。
發憤忘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廢寢忘食精神,但夫子的廢寢忘食不是打麻將,不是看足球,而是“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?”追求學問,學而不厭。
樂以忘憂就是“飯疏食,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”或者如源回;“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”(《雍也》)所以,是安貧樂道,而不是“打起麻將來就忘了做學問”或“唱起卡拉OK來就忘了工作”的那種“樂”以忘“憂”。
不知老之將至是心理年齡健康年輕,競技狀態良好,是自強不息,而不是老頑童、老天真。
學而不厭,安貧樂道,自強不息。這是一個充滿生氣與活力的形象,一個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”的形象,一個聖人的形象。

【18】子所雅言,詩、書、執禮,皆雅言也。

【註釋】(1)雅言: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在今陝西地區,以陝西語音為標準音的周王朝的官話,在當時被稱作“雅言”。孔子平時談話時用魯國的方言,但在誦讀《詩》、《書》和讚禮時,則以當時陝西語音為準。
【譯文】孔子有時講雅言,讀《詩》、念《書》、贊禮時,用的都是雅言。
【解讀】無

【19】葉公問孔子於子路,子路不對。子曰:「女奚不曰,其為人也,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將至云爾。」

【註釋】(1)葉公:葉,音shè。葉公姓沈名諸梁,楚國的大夫,封地在葉城(今河南葉縣南),所以叫葉公。(2)云爾:雲,代詞,如此的意思。爾同耳,而已,罷了。
【譯文】葉公向子路問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,子路不答。孔子(對子路)說:“你為什麼不樣說,他這個人,發憤用功,連吃飯都忘了,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,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,如此而已。”
【解讀】這一章裡孔子自述其心態,“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”,連自己老了都覺察不出來。孔子從讀書學習和各種活動中體味到無窮樂趣,是典型的現實主義和樂觀主義者,他不為身旁的小事而煩惱,表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。

【20】子曰:「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」

【註釋】無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我不是生來就知道的人,而是喜愛古代文化,通過勤奮學習求得知識的人。”
【解讀】孔子按智力和知識的不同把人分為四等:”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學而知之者,次也;因而學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學,民斯為下矣。”(《李氏》)生而知之者是智力最上等的人,具有非凡的天賦,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天才人物。孔子不以天才人物自居,而認為自己是屬於“學而知之”的中等之材,所以要“敏以求之”,通過勤奮努力的學習來求得知識。至於學習的專業方向,則是“好古”,以古代文化為主要的學習內容,有些像我們今天的歷史系學生,沒有什麼外國文學課程可學。
孔子在這裡的自述,一方面固然有謙虛的成分在內,另一方面也是勉勵學生,告訴大家說,自己的一切關。識都是勤奮學習的結果。既然聖人都是如此,像我們這些凡夫俗子,不就更是只有努力學習的份了嗎廣誰還敢自詡為“生而知之”的天才呢?

【21】子不語怪,力,亂,神。

【註釋】無
【譯文】孔子不談論怪異、暴力、變亂、鬼神。
【解讀】孔子大力提倡“仁德”、“禮治”等道德觀念,從《論語》書中,很少見到孔子談論怪異、暴力、變亂、鬼神,如他“敬鬼神而遠之”等。但也不是絕對的。他偶爾談及這些問題時,都是有條件的,有特定環境的。

【22】子曰: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: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」

【註釋】無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三人同行,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師的。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,看到他們的缺點,自己就可以改正。”
【解讀】三人行必有我師。那麼,天涯何處無老師?真正好學的人是不拘於專門固定的老師的,隨處都可以不恥下問。
從另一方面說,“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也就是《里仁》篇裡所說的“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”老師的優點固然值得我們學習,老師的缺點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借鑒,關鍵是不要盲目崇拜。
當然,說是這麼說。事實上,老師在我們的眼中多少有些理想化的色彩,有的還環繞著神聖的光暈,使我們恰恰難以分辨哪是他們的優點,哪是他們的缺點。
所以也就只好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了罷。

【23】子曰:「天生德於予,桓頹其如予何?」

【註釋】(1)桓魋:魋,音tuí,任宋國主管軍事行政的官——司馬,是宋桓公的後代。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上天把德賦予了我,桓魋能把我怎麼樣?”
【解讀】公元前492年,孔子從衛國去陳國時經過宋國。桓魋聽說以後,帶兵要去害孔子。當時孔子正與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周禮的儀式,桓魋砍倒大樹,而且要殺孔子,孔子連忙在學生保護下,離開了宋國,在逃跑途中,他說了這句話。他認為,自己是有仁德的人,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賦予了他,所以桓魋對他是無可奈何的。

【24】子曰:「二三子以我為隱乎?吾無隱乎爾。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,是丘也。」

【註釋】(1)二三子:這裡指孔子的學生們。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學生們,你們以為我對你們有什麼隱瞞的嗎?我是絲毫沒有隱瞞的。我沒有什麼事不是和你們一起幹的。我孔丘就是這樣的人。”
【解讀】無

【25】子以四教:文,行,忠,信。

【註釋】(1)文:文獻、古籍等。(2)行:指德行,也指社會實踐方面的內容。(3)忠:盡己之謂忠,對人盡心竭力的意思。(4)信:以實之謂信。誠實的意思。
【譯文】孔子以文、行、忠、信四項內容教授學生。
【解讀】本章主要講孔子教學的內容。當然,這僅是他教學內容的一部分,並不包括全部內容。孔子注重歷代古籍、文獻資料的學習,但僅有書本知識還不夠,還要重視社會實踐活動,所以,從《論語》書中,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經常帶領他的學生周遊列國,一方面向各國統治者進行遊說,一方面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和才幹。但書本知識和實踐活動仍不夠,還要養成忠、信的德行,即對待別人的忠心和與人交際的信實。概括起來講,就是書本知識,社會實踐和道德修養三個方面。

【26】子曰:「聖人,吾不得而見之矣;得見君子者,斯可矣。」子曰:「善人,吾不得而見之矣;得見有恆者,斯可矣。亡而為有,虛而為盈,約而為泰,難乎有恆矣。」

【註釋】(1)斯:就。(2)恆:指恆心。(3)約:窮困。(4)泰:這裡是奢侈的意思。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聖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,能看到君子,這就可以了。”孔子又說:“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,能見到始終如一(保持好的品德的)人,這也就可以了。沒有卻裝作有,空虛卻裝作充實,窮困卻裝作富足,這樣的人是難於有恆心(保持好的品德)的。”
【解讀】對於春秋末期社會“禮崩樂壞”的狀況,孔子似乎感到一種絕望,因為他認為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,難以找到他觀念中的“聖人”、“善人”,而那些“虛而為盈,約而為泰”的人卻比比皆是,在這樣的情況下,能看到“君子”、“有恆者”,也就心滿意足了。

【27】子釣而不綱,弋不射宿。

【註釋】(1)綱:大繩。這裡作動詞用。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繩,在大繩上系許多魚鉤來釣魚,叫綱。(2)弋:音yì,用帶繩子的箭來射鳥。(3)宿:指歸巢歇宿的鳥兒。
【譯文】孔子只用(有一個魚鉤)的釣竿釣魚,而不用(有許多魚鉤的)大繩釣魚。只射飛鳥,不射巢中歇宿的鳥。
【解讀】其實,只用有一個魚鉤的釣竿釣魚和用網捕魚,和只用箭射飛行中的鳥與射巢中之鳥從實質上並無區別。孔子的這種做法,只不過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罷了。

【28】子曰:「蓋有不知而作之者,我無是也。多聞,擇其善者而從之;多見而識之;知之次也。」

【註釋】①蓋:大概。②作:創作。③識(zhi):記。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大概有自己不懂卻能憑空創作的人吧,我沒有這樣的才能。我總是多多地聽,選擇其中好的加以接受;多多地看,用心記下來。我是屬於次一等的智力。”
【解讀】所謂次一等的智力就是“學而知之者,次也”,相對於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”(《季氏》)的天才而言。
正因為是次一等的智力,不是天才,所以要多聞多見,也就是“敏而好學”。也正因為是次一等的智力,需要“敏而好學”,所以不能“不知而作”,而是“述而不作”。
可見,這一段實際上是孔子對自己學風和做學問態度的概括性自我介紹,包括了在其他地方談到的“述而不作”、“敏而好學”和“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”等好幾方面的內容。
同時,孔子之所以這樣自我介紹,也是針對當時存在的“不知而作”現像有感而發的。孔子的意思是說:那些自己不懂卻能夠憑空創作的人大概是天才吧,我可沒有這樣的天賦才能,我的一切都是靠學習而得來的,所以,我的寫作也好,我的教書也好,都是言之有據的,不敢亂來。
“不知而作”的人卻恰恰相反:自己不懂而又“硬撐”,處處冒充內行。這種人做事,小則貽笑大方,大則害己害人,甚至禍剛大民。孔子正是看到了這種“不知而作”風氣的嚴重危害,才現身說法.以自己的所作所為來反對“不知而作”的行為。所以,我們也絕不可以小看了它的危害性。

【29】互鄉難與言,童子見,門人惑。子曰:「與其進也,不與其退也,唯何甚?人潔己以進,與其潔也,不保其往也。」

【註釋】(1)互鄉:地名,具體所在已無可考。(2)與:讚許。(3)進、退:一說進步、退步;一說進見請教,退出以後的作為。(4)潔己:潔身自好,努力修養,成為有德之人。(5)不保其往:保,一說擔保,一說保守。往,一說過去,一說將來。
【譯文】(孔子認為)很難與互鄉那個地方的人談話,但互鄉的一個童子卻受到了孔子的接見,學生們都感到迷惑不解。孔子說:“我是肯定他的進步,不是肯定他的倒退。何必做得太過分呢?人家改正了錯誤以求進步,我們肯定他改正錯誤,不要死抓住他的過去不放。”
【解讀】孔子時常向各地的人們宣傳他的思想主張。但在互鄉這個地方,就有些行不通了。所以他說:“與其進也,不與其退也”;“人潔己以進,與其潔也,不保其往也”,這從一個側面體現出孔子“誨人不倦”的態度,而且他認為不應死抓著過去的錯誤不放。

【30】子曰:「仁遠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」

【註釋】無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?只要我想達到仁,仁就來了。”
【解讀】從本章孔子的言論來看,仁是人天生的本性,因此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,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,“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”這種認識的基礎,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覺,要經過不懈的努力,就有可能達到仁。這裡,孔子強調了人進行道德修養的主觀能動性,有其重要意義。

【31】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,孔子曰:「知禮。」孔子退,揖巫馬期而進之,曰:「吾聞君子不黨,君子亦黨乎?君取於吳,為同姓,謂之吳孟子。君而知禮,孰不知禮?」巫馬期以告。子曰:「丘也幸,苟有過,人必知之。」

【註釋】①陳司敗:陳,陳國;司敗,即司寇,官名,主管司法。②昭公:即。魯昭公,魯國的國君。③司馬期:孔於的學生,姓巫馬,名施,字子期。④黨:這裡是包庇,偏袒的意思。⑤取:同“娶”。6為同姓;魯為周公之後,吳為太伯之後,都姓姬。7又吳孟子:當時國君大人的稱號一般是由她生長那個國家的國名加她的本性,如魯娶於吳,這位夫人就應叫吳姬,這樣叫就明顯地暴露出魯昭公違反了”同姓不好”的禮法,所以改稱為“吳孟子”,迴避了姓姬的問題。“孟子”可能是這位夫人的字。
【譯文】陳國的司寇問:“魯昭公懂得禮嗎?”孔子說:“懂得。”孔子走了以後,陳國的司寇向巫馬期作一作揖,請他走到自己的面前來,然後說道:“我聽說君子不偏袒人,難道君子也偏袒人嗎?魯君從吳國娶了一位夫人,因為是同姓,所以諱稱她為吳孟子。魯君這樣做如果都算是懂得禮的話,還有誰不懂得禮呢?”巫馬期把這番話告訴了孔子。孔子說:“我孔丘算是有幸,一旦有了過錯,人家一定會知道。”
【解讀】魯昭公違背了同姓不通婚的規矩,所以被陳國的司寇認為不懂禮。
看來,古人還懂得同姓不通婚的優生學哩。
當然,我們在這裡不是討論優生學的問題,而是討論孔子聞過則喜,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錯誤就高興的問題。
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,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點錯誤,不跳起八丈高,橫眉毛豎眼睛就不錯了。哪裡還會有什麼“有幸”的感覺呢?
不過,仔細想想孔子所說的話,想想他為什麼會聽到別人說自己的過錯便感到“有幸”,的確也有一定的道理。
因為,自己有了錯誤別人能指出來,總比自己有了錯誤沒有人願意或沒有人敢給你指出來好啊。尤其是做領導的,做師尊的如果沒有人願意或沒有人敢給你指出缺點錯誤,那你多半都已成了孤家寡人了罷。須知,“孤家寡人“是皇帝的自稱,高高在上脫離群眾,在這個早已廢除了帝制的民主時代,你能夠生得下去嗎?
所以,一個人,尤其是一個有地位的人,當聽到別人指出你的什麼過錯時,一定不要惱羞成怒,暴跳如雷,而要學習學習聖人的涵養,聞過則喜,把它當作一件“幸事”接受下來,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,使自己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,而不是一個可怕的人,一個沒有人願意或沒有人敢給你提意見的人。

【32】子與人歌而善,必使反之,而後和之。

【註釋】無
【譯文】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,如果唱得好,一定要請他再唱一遍,然後和他一起唱。
【解讀】無

【33】子曰:「文,莫吾猶人也。躬行君子,則吾未之有得。」

【註釋】莫:約摸、大概、差不多。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就書本知識來說,大約我和別人差不多,做一個身體力行的君子,那我還沒有做到。”
【解讀】對於“文,莫吾猶人也”一句,在學術界還有不同解釋。有的說此句意為:“講到書本知識我不如別人”;有的說此句應為:“勤勉我是能和別人相比的。”我們這裡採用了“大約我和別人差不多”這樣的解釋。他從事教育,既要給學生傳授書本知識,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。他說自己在身體力行方面,還沒有取得君子的成就,希望自己和學生們盡可能地從這個方面再作努力。

【34】子曰:「若聖與仁,則吾豈敢?抑為之不厭,誨人不倦,則可謂云爾已矣。」公西華曰:「正唯弟子不能學也。」

【註釋】(1)抑:折的語氣詞,“只不過是”的意思。(2)為之:指聖與仁。(3)云爾:這樣說。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如果說到聖與仁,那我怎麼敢當!不過(向聖與仁的方向)努力而不感厭煩地做,教誨別人也從不感覺疲倦,則可以這樣說的。”公西華說:“這正是我們學不到的。”
【解讀】本篇第2章裡,孔子已經談到“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”,本章又說到“為之不厭,誨人不倦”的問題,其實是一致。他感到,說起聖與仁,他自己還不敢當,但朝這個方向努力,他會不厭其煩地去做,而同時,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誨別人。這是他的由衷之言。仁與不仁,其基礎在於好學不好學,而學又不能停留在口頭上,重在能行。所以學而不厭,為之不厭,是相互關聯、基本一致的。

【35】子疾病,子路請禱。子曰:「有諸?」子路對曰:「有之;誄曰:『禱爾於上下神祗』」子曰:「丘之禱久矣。」

【註釋】(1)疾病:疾指有病,病指病情嚴重。(2)請禱:向鬼神請求和禱告,即祈禱。(3)有諸:諸,“之於”的合音。意為:有這樣的事嗎。(4)《誄》:音lěi,祈禱文。(5)神祗:祗:音qí,古代稱天神為神,地神為祗。
【譯文】孔子病情嚴重,子路向鬼神祈禱。孔子說:“有這回事嗎?”子路說:“有的。《誄》文上說:’為你向天地神靈祈禱。’”孔子說:“我很久以來就在祈禱了。”
【解讀】孔子患了重病,子路為他祈禱,孔子對此舉並不加以反對,而且說自己已經祈禱很久了。對於這段文字怎麼理解?有人認為,孔子本人也向鬼神祈禱,說明他是一個非常迷信天地神靈的人;也有人說,他已經向鬼神祈禱很久了,但病情卻未見好轉,表明他對鬼神抱有懷疑態度,說孔子認為自己平素言行並無過錯,所以祈禱對他無所謂。這兩種觀點,請讀者自己去仔細品評。

【36】子曰:「奢則不孫,儉則固。與其不孫也,甯固。」

【註釋】①孫:同“遜”。②固:固陋,寒傖。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奢侈顯得驕傲,節儉顯得穿滄。與其驕傲,寧可寒傖。”
【解讀】當魯中人林放問孔子關於禮儀的問題時,孔子也回答說:“禮,與其奢也,寧儉”與這裡的說法是完全一致的。
奢與儉的問題,就通常意義的理解是一個經濟問題,或者更準確地說,是物質享受的問題。這個問題大而言之受時代風氣影響,比如說,我們在50年代、60年代乃至70年代都是提倡勤儉節約,保持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。到80年代、gO年代,隨著經濟的發展,商業的繁榮,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,奢侈排場之風也就滋長起來,以致到了令老一輩人咋舌的程度。小而言之,這個問題則受個體生活原則和世界觀的來製約,一般說來,比較傳統、保守的人崇尚節儉,比較新潮、激進的人追求奢侈。當然,這是從主觀方面說,從客觀方面說,則還要受到經濟能力的嚴格製約,對於一個身無分文的叫化於來說,“奢侈”一詞本身就太過奢侈了,是連想也不敢想的,也就只好“節儉”了罷。
回到孔子本身的態度來看,他所代表的,顯然是傳統的節儉的精神。這種精神也許已不合於今天的時代氛圍,因而不被一些人尤其是年輕的一輩所接受。不過,有兩句老話倒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,這就是—-“從儉入奢易,從奢入儉難。”抱定儉的態度.偶爾奢一奢也無不可;而一旦形成了奢的習慣,要儉下來可就難上加難啊。
從這個意義來說,那還真是節儉總比奢侈好哩。

【37】子曰:「君子坦蕩盪,小人長戚戚。」

【註釋】(1)坦蕩盪:心胸寬廣、開闊、容忍。(2)長戚戚:經常憂愁、煩惱的樣子。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君子心胸寬廣坦蕩,小人經常心緒不寧。”
【解讀】君子光明磊落,不憂不懼,所以心胸寬廣坦蕩;小人患得患失,忙於算計,又每每庸人自擾,疑心他人算計自己,所以經常陷於憂懼之中,心緒不寧。
據說當年林彪很是欣賞孔子這兩句名言,但他自己在歷史上卻留下了一個“長戚戚”的形象,還是“,小人”而不是“君子’;
就我們今天來說,物質文明越發達,心理醫生行業越興盛,所謂現代病、世紀病,是否正是聖人所指出的“小人”病呢?
“算來算去算自己,
不如輕輕鬆松過一生。”
唱得好啊!

【38】子溫而厲,威而不猛,恭而安。

【註釋】無
【譯文】孔子溫和而又嚴厲,威嚴而不兇猛,莊重而又安祥。
【解讀】這是孔子的學生對孔子的讚揚。孔子認為人有各種欲與情,這是順因自然的,但人所有的情感與欲求,都必須合乎“中和”的原則。“厲”、“猛”等都有些“過”,而“不及”同樣是不可取的。孔子的這些情感與實際表現,可以說正是符合中庸原則的。

原文:論語(儒家)
上卷 下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