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頁

《道德經》全文及釋義(五)

下篇德經(第38~47章)

道德為上,仁義次之--處厚章第三十八

上德不德①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②,是以無德③。上德無為而無以為④;下德為之而有以為⑤。上仁為之而無以為;上義為之而有以為。上禮為之而莫之應,則攘臂而扔之⑥。故失道而後德,失德而後仁,失仁而後義,失義而後禮。夫禮者,忠信之薄⑦,而亂之首⑧。前識者⑨,道之華⑩,而愚之始。是以大丈夫處其厚⑪,不居其薄⑫;處其實,不居其華。故去彼取此。

【註釋】
①上德不德:不德,不表現為形式上的“德”。此句意為,具備上德的人,因任自然,不表現為形式上的德。
②下德不失德: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“德”,不失德即形式上不離開德。
③無德:無法體現真正的德。
④上德無為而無以為:以,心、故意。無以為,即無心作為。此句意為:上德之人順應自然而無心作為。
⑤下德為之而有以為:此句與上句相對應,即下德之人順任自然而有意作為。
⑥攘臂而扔之:攘臂,伸出手臂;扔,意為強力牽引。
⑦薄:不足、衰薄。
⑧首:開始、開端。
⑨前識者:先知先覺者,有先見之明者。
⑩華:虛華。
⑪處其厚:立身敦厚、樸實。
⑫薄:指禮之衰薄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。上德無為而無以為;下德為之而有以為。上仁為之而無以為;上義為之而有以為。上禮為之而莫之應,則攘臂而扔之。故失道而後德,失德而後仁,失仁而後義,失義而後禮。夫禮者,忠信之薄,而亂之首。前識者,道之華,而愚之始。是以大丈夫處其厚,不居其薄;處其實,不居其華。故去彼取此。德者,得也。常得而無喪,利而無害,故以德為名焉。何以得德?由乎道也。何以盡德?以無為用。以無為用則莫不載也,故物無焉,則無物不經,有焉,則不足以免其生。是以天地雖廣,以無為心。聖王雖大,以虛為主。故曰,以復而視,則天地之心見。至日而思之,則先王之至覩也。故滅其私而無其身,則四海莫不瞻,遠近莫不至。殊其己而有其心,則一體不能自全,肌骨不能相容,是以上德之人,唯道是用。不德其德,無執無用,故能有德而無不為,不求而得,不為而成,故雖有德而無德名也。下德求而得之,為而成之,則立善以治物,故德名有焉。求而得之必有失焉,為而成之必有敗焉,善名生則有不善應焉,故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也。無以為者,無所偏為也。凡不能無為而為之者,皆下德也。仁義禮節是也,將明德之上下,輒舉下德以對上德,至於無以為,極下德下之量,上仁是也,足及於無以為而猶為之焉。為之而無以為,故有為,為之患矣。本在無為,母在無名,棄本捨母而適其子,功雖大焉,必有不濟。名雖美焉,偽亦必生。不能不為而成,不興而治,則乃為之,故有宏普博施仁愛之者,而愛之無所偏私,故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。愛不能兼,則有抑抗正真而義理之者,忿枉祐直,助彼攻此物事而有以心為矣,故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。直不能篤則有游飾修文,禮敬之者,尚好修敬,校責往來,則不對之閒,忿怒生焉。故上禮為之而莫之應,則攘臂而扔之。夫大之極也,其唯道乎,自此已往,豈足尊哉。故雖德盛業大,富而有萬物,猶各得其德,雖貴以無為用,不能捨無以為體也,不能捨無以為體則失其為大矣,所謂失道而後德也。以無為用,德其母,故能己不勞焉而物無不理。下此已往,則失用之母,不能無為而貴博施,不能博施而貴正直,不能正直而貴飾敬,所謂失德而後仁,失仁而後義,失義而後禮也。夫禮也,所始首於忠信不篤,通簡不陽,責備於表,機微爭制,夫仁義發於內,為之猶偽,況務外飾而可久乎。故夫禮者,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。前識者,前人而識也,即下德之倫也。竭其聰明以為前識,役其智力以營庶事,雖德其情,姦巧彌密,雖豐其譽,愈喪篤實。勞而事昏,務而治薉,雖竭聖智而民愈害。舍己任物,則無為而泰。守夫素樸,則不順典制,聽彼所獲,棄此所守,識道之華而愚之首,故茍得其為功之母,則萬物作焉而不辭也。萬事存焉而不勞也,用不以形,御不以名,故仁義可顯,禮敬可彰也。夫載之以大道,鎮之以為名,則物無所尚,志無所營,各任其貞,事用其誠,則仁德厚焉,行義正焉,禮敬清焉,棄其所載,舍其所生,用其成形,役其聰明,仁則誠焉,義其競焉,禮其爭焉,故仁德之厚,非用仁之所能也,行義之正,非用義之所成也。禮敬之清,非用禮之所濟也。載之以道,統之以母,故顯之而無所尚,彰之而無所競,用夫無名,故名以篤焉。用夫無形,故形以成焉。守母以存其子,崇本以舉其末,則形名俱有而邪不生。大美配天而華不作,故母不可遠,本不可失。仁義,母之所生,非可以為母。形器,匠之所成,非可以為匠也。捨其母而用其子,棄其本而適其末,名則有所分,形則有所止,雖極其大,必有不周,雖盛其美,必有憂患,功在為之,豈足處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論德第三十八)】上德不德,上德,謂太古無名號之君,德大無上,故言上德也。不德者,言其不以德教民,因循自然,養人性命,其德不見,故言不德也。是以有德。言其德合於天地,和氣流行,民德以全也。下德不失德,下德,謂號謚之君,德不及上德,故言下德也。不失德者,其德可見,其功可稱也。是以無德。以有名號及其身故。上德無為謂法道安靜,無所施為也。而無以為,言無以名號為也。下德為之言為教令,施政事也。而有以為。言以為己取名號也上仁為之上仁謂行仁之君,其仁無上,故言上仁。為之者,為人恩也。而無以為,功成事立,無以執為。上義為之為義以斷割也。而有以為。動作以為己,殺人以成威,賊下以自奉也。上禮為之謂上禮之君,其禮無上,故言上禮。為之者,言為禮制度,序威儀也。而莫之應,言禮華盛實衰,飾偽煩多,動則離道,不可應也。則攘臂而扔之。言禮煩多不可應,上下忿爭,故攘臂相仍引。故失道而後德,言道衰而德化生也。失德而後仁,言德衰而仁愛見也。失仁而後義,言仁衰而分義明也。失義而後禮。言義衰則失禮聘,行玉帛也。夫禮者,忠信之薄言禮廢本治末,忠信日以衰薄。而亂之首。禮者賤質而貴文,故正直日以少,邪亂日以生。前識者,道之華不知而言知為前識,此人失道之時,得道之華。而愚之始。言前識之人,愚闇之倡始也。是以大丈夫處其厚,大丈夫謂得道之君也。處其厚者,謂處身於敦樸。不居其薄,不處身違道,為世煩亂也。處其實,處忠信也。不居其華。不尚華言也。故去彼取此。去彼華薄,取此厚實。
【釋文】最有道德的人,他做了許多善事,可是他心地善良,不想去佔有這份榮譽,這才是最有道德的人。可是沒有道德的人就不同了,他一旦做了善事恐怕別人不知道,所以就到處宣揚。因此有道德的人,他對人的犧牲與奉獻,是出自無為的,他就是做了許多好事、善事,還以為自己沒做一樣。但是沒有道德的人,他一旦做了一些善事,就銘記在心,像這種人的心,就是未能達到純真,因此對自己所做的善事,就恐怕失去了名譽。最有仁慈的人,他視萬物為一體,觀天地為一身,沒有分別之心,因此忘物、忘我,渾然是無為而為。可是有義氣的人就不同了,因為他無法出自無為之心,所以在為人處事方面,往往失去仁德之心。有些人以為自己很有禮貌,但是一旦遇到對方沒有回禮,就很不高興,真恨不得伸出手來指著對方,強迫對方回禮。所以萬事的開頭,是先失了大道,然後「德」才失去了,失去了德之後,「仁」也就開始失去了,失去了仁之後,「義」也開始失去了,失去了義之後,「禮」也開始失去了。因此「禮」,只不過是「忠信」之心最薄的一種,到了這個時候,禍亂與災變,可以說就要開始了。從這個時候,知識開始競爭了,就像花一樣,只擁有華麗的外表,一切就更顯得虛偽,這種虛偽的開始,等於是愚昧的開端,等到這個時候,大家都愚蠢與盲從了。所以大丈夫做人處事,應該以道德為上,仁義次之。然後講求實質的意義,不要追求虛偽浮華的作為。所以凡是大丈夫的人,都是注重這方面的實質意義,不為虛偽的事務而煩惱,就是這個原因啊!
【解脫】「道」是有人起個頭,帶著你走,這人是誰,是你胸中的主。
「德」是依正直的心來做,直入本源,不必罣礙!
「仁」是彼此真誠相感、相應,融合為一體。
「義」是自我要求完善,做成規則,戮力為之。
回得本源,一切自在、自然!純樸的力量最大!

道的根本--得一章第三十九

昔之得一①者,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寧,神得一以靈②,谷得一以盈,萬物得一以生,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③。其致之④,天無以清⑤將恐裂,地無以寧將恐發⑥,神無以靈將恐歇⑦,谷無以盈將恐竭⑧,萬物無以生將恐滅,侯王無以貴高⑨將恐蹶⑩。故貴以賤為本,高以下為基。是以侯王自稱⑪孤﹑寡﹑不穀⑫。此非以賤為本邪﹖非乎﹖故致數輿無輿⑬。不欲琭琭如玉⑭,珞珞如石⑮。

【註釋】
①得一:即得道。
②神得一以靈:神或指人。靈:靈性或靈妙。
③貞:一本作“正”。意為首領。
④其致之:推而言之。
⑤天無以清:天離開道,就得不到清明。
⑥發:荒廢。
⑦歇:消失、絕滅、停止。
⑧竭:乾涸、枯竭。
⑨貴高:一本作“正”,一本作“貞”。
⑩蹶:跌倒、失敗、挫折。
⑪自稱:一本作“自謂”。
⑫孤、寡、不穀:古代帝王自稱為“孤”、“寡人”、“不穀”。不穀即不善的意思。
⑬致數輿無輿:最高的榮譽是無須稱譽讚美的。
⑭琭琭:形容玉美的樣子。
⑮珞珞:形容石堅的樣子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昔之得一者,昔,始也。一,數之始而物之極也。各是一物之生,所以為主也。物皆各得此一以成,既成而舍以居成,居成則失其母,故皆裂發歇竭滅蹶也。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寧,神得一以靈,谷得一以盈,萬物得一以生,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。其致之,各以其一致此清、寧、靈、盈、生、貞。天無以清將恐裂,用一以致清耳,非用清以清也。守一則清不失,用清則恐裂也。故為功之母,不可舍也。是以皆無用其功,恐喪其本也。地無以寧將恐發,神無以靈將恐歇,谷無以盈將恐竭,萬物無以生將恐滅,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。故貴以賤為本,高以下為基。是以侯王自稱孤﹑寡﹑不穀。此非以賤為本耶?非乎?故致數輿無輿,不欲琭琭如玉,珞珞如石。清不能為清,盈不能為盈,皆有其母以存其形,故清不足貴,盈不足多,貴在其母,而母無貴形。貴乃以賤為本,高乃以下為基,故致數輿乃無輿也,玉石琭琭珞珞,體盡於形,故不欲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法本第三十九)】昔之得一者:昔,往也。一,無為,道之子也。天得一以清,言天得一故能垂象清明。地得一以寧,言地得一故能安靜不動搖。神得一以靈,言神得一故能變化無形。谷得一以盈,言谷得一故能盈滿而不絕也萬物得一以生,言萬物皆須道以生成也。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。言侯王得一故能為天下平正其致之。致,誡也。謂下六事也。天無以清將恐裂,言天當有陰陽弛張,晝夜更用,不可但欲清明無已時,將恐分裂不為天。地無以寧將恐發,言地當有高下剛柔,節氣五行,不可但欲安靜無已時,將恐發泄不為地。神無以靈將恐歇,言神當有王相囚死休廢,不可但欲靈變無已時,將恐虛歇不為神。谷無以盈將恐竭,言谷當有盈縮虛實,不可但欲盈滿無已時,將恐枯竭不為谷。萬物無以生將恐滅,言萬物當隨時生死,不可但欲長生無已時,將恐滅亡不為物。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。言侯王當屈己以下人,汲汲求賢,不可但欲貴高於人無已時,將恐顛蹶失其位。故貴以賤為本,言必欲尊貴,當以薄賤為本,若禹稷躬稼,舜陶河濱,周公下白屋也。高以下為基言必欲尊貴,當以下為本基,猶築牆造功,因卑成高,不下堅固,後必傾危。是以侯王自謂孤、寡、不轂。孤寡喻孤獨,不轂喻不能如車轂為眾輻所湊。此非以賤為本邪?言侯王至尊貴,能以孤寡自稱,此非以賤為本乎,以曉人?非乎!嗟嘆之辭。故致數輿無輿,致,就也。言人就車數之為輻、為輪、為轂、為衡、為轝,無有名為車者,故成為車,以喻侯王不以尊號自名,故能成其貴。不欲琭琭如玉,珞珞如石。琭琭喻少,落落喻多,玉少故見貴,石多故見賤。言不欲如玉為人所貴,如石為人所賤,當處其中也。
【釋文】大道是清淨無為的,它的本體是精一無二的,所以「道」又稱為「一」。自古以來天如果得到「一」的話,就顯得很清明。地如果得到「一」的話,就顯得安祥寧靜。神得到「一」的話,就玄妙靈敏。人得到「一」的話,就明理清靜。山谷如果得到「一」的話,就充足滿盈。萬物如果得到「一」的話,就能生化成長。君王如果得到「一」的話,天下就安定自足。所以這一切的事物都很有密切的關係。否則天不清明的話,就會崩裂。地得不到寧靜,恐怕就會暴發天災地變。神得不到靈妙,恐怕就會衰頹消失。谷得不到充盈,恐怕就會乾涸竭盡。萬物得不到生化的話,恐怕就要滅絕。在上位的人,如果不以正道去治理天下,還要以尊貴的高位自居,恐怕就要遭到顛簸坎坷了。所以說尊貴的人要以低賤為根本。高尚要以低下為根基。這樣的話才能契合萬機,沒有分別之心才能和合。因此侯王尚且要自謙稱「孤王、寡人」。這些名稱,不都是以低賤為本嗎?難道不是嗎?不相信以車子比喻好了,如果要算它的零件,當然很多,如果要算車子的數量,只有一部,一部就不用算了,所以由一而歸於無,無才是道的本體,回復到道的本體,才能合於萬物之用。所以說高貴的人,不要將自己看成寶玉一樣,那麼的尊貴,不要將他人看成石頭一樣,那麼的低賤。因為這樣已失去道的根本了。
【解脫】「一」是一切的本源,也是當下的起點,想著「一」,一件一件的去做完它,不必掛心!你高貴嗎?正因為有所謂的「低賤」襯托出來的,想到這裡,你怎能不對所謂的「低賤」默首道謝呢?最高的榮譽不必須索、貪求,寧可無什榮譽,因為自然大道本來是平平常常,那有什麼榮譽!你不夠好,人家說你好,這要慚愧!你很好,人家說你不好,卻要坦然!

無生有--反覆章第四十

反者道之動①,弱者②道之用。天下萬物生於有③,有生於無④。

【註釋】
①反者:循環往復。一說意為相反,對立面。
②弱者:柔弱、渺小。
③有:這裡指道的有形質,與一章中“有名萬物之母的”的有“相同。但不是有無相生的“有”字。
④無:與一章中的“無名天地之始”的“無”相同。但不同於“有無相生”的“無”。此處的“無”指超現實世界的形上之道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反者道之動,高以下為基,貴以賤為本,有以無為用,此其反也。動皆知其所無,則物通矣。故曰,反者道之動也。弱者道之用。柔弱同通,不可窮極。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。天下之物皆以有為生,有之所始,以無為本,將欲全有,必反於無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去用第四十)】反者道之動,反,本也。本者,道之所以動,動生萬物,背之則亡也。弱者道之用。柔弱者,道之所常用,故能常久。天下萬物生於有,天下萬物皆從天地生,天地有形位,故言生於有也。有生於無。天地神明,蜎飛蠕動,皆從道生。道無形,故言生於無也。此言本勝於華,弱勝於強,謙虛勝盈滿也。
【釋文】萬物皆在生生化化反覆的運轉著,但是它無論怎樣的運轉變化,也是從道的本體中而發。可是它雖然反覆的運行,到最後還是要歸於柔弱與寧靜,就好像一陣風吧!它雖然很強勁,但是不久便要歸於平靜,又好比一陣雨吧!它雖然下得很大,但是下不了多久,還是要歸於平靜。所以說天下萬物皆從「有」( 太極 ) 之中而生,可是這個「有」( 太極 ) 還是從「無」之中生化而來的。
【解脫】將一條線圈成一個圓,原先的兩端就成為同一個點!想想:這就叫「道」理!管人家說你、笑你脆弱,你明白自己是在生長就好了!須知:此時生長最安全,最有空間!沒有經驗,正充滿了可能性,誰說一定要是老經驗的好!「無」可以是「沒有」,可以是「可能」,更可以是「無窮無盡」,有個「無」真好!

道的尊貴--聞道章第四十一

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;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;下士聞道,大笑之。不笑,不足以為道。故建言①有之﹕明道若昧,進道若退,夷道若纇②,上德若谷,大白若辱③,廣德若不足,建德若偷④,質真若渝⑤,大方無隅⑥,大器晚成,大音希聲,大象無形,道隱無名。夫唯道,善貸且成⑦。

【註釋】
①建言:立言。
②夷道若纇:夷,平坦;纇,崎嶇不平、坎坷曲折。
③大白若辱:辱,黑垢。一說此名應在“大方無隅”一句之前。
④建德若偷:剛健的德好像怠惰的樣子。偷,意為惰。
⑤質真若渝:渝,變污。質樸而純真好像渾濁。
⑥大方無隅:隅,角落、牆角。最方整的東西卻沒有角。
⑦善貸且成:貸,施與、給予。引伸為幫助、輔助之意。此句意為:道使萬物善始善終,而萬物自始至終也離不開道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;有志也。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;下士聞道,大笑之。不笑,不足以為道。故建言有之:建,猶立也。明道若昧,光而不耀。進道若退,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夷道若纇,纇,㘨也。大夷之道,因物之性,不執平以割物,其平不見,乃更反若纇㘨也。上德若谷,不德其德,無所懷也。大白若辱,知其白,守其黑,大白然後乃得。廣德若不足,廣德不盈,廓然無形,不可滿也。建德若偷,偷,匹也。建德者,因物自然,不立不施,故若偷匹。質真若渝,質真者,不矜其真,故渝。大方無隅,方而不割,故無隅也。大器晚成,大器成天下不持全別,故必晚成也。大音希聲,聽之不聞名曰希,不可得聞之音也。有聲則有分,有分則不宮而商矣,分則不能統眾,故有聲者非大音也。大象無形,有形則有分,有分者不溫則炎,不炎則寒。故象而形者,非大象。道隱無名。夫唯道,善貸且成。凡此諸善,皆是道之所成也。在象則為大象,而大象無形。在音則為大音,而大音希聲。物以之成而不見其成形,故隱而無名也。貸之非唯供其乏而已,一貸之則足以永終其德,故曰善貸也。成之不如機匠之裁,無物而不濟其形,故曰善成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同異第四十一)】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。上士聞道,自勤苦竭力而行之。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。中士聞道,治身以長存,治國以太平,欣然而存之,退見財色榮譽,惑於情欲,而復亡之也。下士聞道,大笑之。下士貪狠多欲,見道柔弱,謂之恐懼,見道質樸,謂之鄙陋,故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為道。不為下士所笑,不足以名為道。故建言有之:建,設也。設言以有道,當如下句。明道若昧,明道之人,若闇昧無所見。進道若退,進取道者,若退不及。夷道若纇。夷,平也。大道之人不自別殊,若多比類也。上德若谷,上德之人若深谷,不恥垢濁也。大白若辱,大潔白之人若汙辱,不自彰顯。廣德若不足,德行廣大之人,若愚頑不足也。建德若偷,建設道德之人,若可偷引使空虛也。質真若渝,質樸之人,若五色有渝淺不明也。大方無隅,大方正之人,無委屈廉隅。大器晚成,大器之人,若九鼎瑚璉,不可卒成也。大音希聲,大音猶雷霆待時而動,喻當愛氣希言也。大象無形,大法象之人,質樸無形容。道隱無名。道潛隱,使人無能指名也。夫惟道,善貸且成。成,就也。言道善稟貸人精氣,且成就之也。
【釋文】上等的賢人,因為根基深厚,見識超群,志量廣大,所以一聽到「道」,就志與道合,努力的去實踐。中等根智的人,因為見識不足,對道的認識不清,所以雖然有緣聽到道,也有慕道之心,但是道心總是不能持續長久。下等愚頑的人,因為見識淺薄,不知「道」為何物,而且本性迷昧,貪享慾樂,所以一聽到「道」就哈哈大笑。哈哈!如果這些愚昧的下等人,不笑的話,還不知「道」的尊貴在於何處。所以在古時候,有些先見之明的人立下了一些含有哲理的言詞,如下:
一、明白大道的人,他的作為必是機智全無,意念清淨,這種人因為大智若愚,所以從外表看來,好像很愚昧的樣子。
二、行道的人,因為不作有為之事,不逞勞心勞力之能,事事讓人三分,不敢先進於人。
三、有道有德的人,因為心與道合,不作矜異之舉,不說矜奇之言,不分富貴貧賤,很平實感。
四、上等道德的人,心量廣大,涵受一切,如空谷一般。
五、心裡潔淨的人,像明月當空,像蓮花出於污泥一樣,雖然他們純真貞潔,可是他們仍不計較得失是非,好像受辱的樣子。
六、有廣大的德行的人,常常不自以為有德,所以仍然很謙虛。
七、建立廣大功德的人,他常常不向人誇耀他的功德,就像小偷一樣,偷偷摸摸的去做,不想讓別人知道,所已是「見德若偷」。
八、聖人品性之質最為純真,但仍然不執著於事務分別之中,悠於他的本然天性,所以聖人的心好像是變的。
廣大的空間,如宇宙之大浩瀚無垠,所以每有角落可立,好像聖人之心量廣大,無邊際無角落一般。世上要完成一件大器物,必須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。要成為一個偉人也是一樣,必經時間與人格的考驗,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就,所以是「大器晚成」。汽車跑的時候有聲音,飛機飛的時候有聲音,可是宇宙的律動,天體超音速的運轉,能夠響澈整個宇宙的大聲音,但是人住在宇宙之中,就好像人坐在飛機之內,卻聽不到他的聲音,所以是「大音希聲」。有形的東西一定有限大,只有無形的東西才能無限大,就像無極的虛空一樣,所以是「大象無形」。「道」雖然是一切萬物的大根源,可是至玄至微,無形跡可尋,因為它很隱微,好像連名字都沒有,所以是「道隱無名」。所以說「道」這個大生命力的本體,經常把它的力量「氣」借給萬物,成就天下的萬物,等到他們生成之後,不用了,才將借用的「氣」還給「道」,所以是「善貸且成」。
【解脫】別人怎麼說是一回事,我怎麼做更是一回事;這回事不同於另一回事,只此一回事,如其所如,自自在在!世俗人看得很低,而值得作的事,往往具有強大的生長力量,可以一試!自然大道是「自然」,是「大道」;自然就不在意他人,而是自自然然;大道就不避崎嶇,何路非大道也。大道是看不見的、聽不著的,但它就在生長中!

道的造化--沖和章第四十二

道生一①,一生二②,二生三③,三生萬物。萬物負陰而抱陽④,沖氣以為和⑤。人之所惡,唯孤﹑寡﹑不穀⑥,而王公以為稱。故物或損之而益,或益之而損。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。強梁者不得其死,吾將以為教父⑦。

【註釋】
①一:這是老子用以代替道這一概念的數字表示,即道是絕對無偶的。
②二:指陰氣、陽氣。“道”的本身包含著對立的兩方面。陰陽二氣所含育的統一體即是“道”。因此,對立著的雙方都包含在“一”中。
③三:即是由兩個對立的方面相互矛盾衝突所產生的第三者,進而生成萬物。
④負陰而抱陽:背陰而向陽。
⑤沖氣以為和:衝,衝突、交融。此句意為陰陽二氣互相衝突交和而成為均勻和諧狀態,從而形成新的統一體。
⑥孤、寡、不穀:這些都是古時候君主用以自稱的謙詞。
⑦教父:父,有的學者解釋為“始”,有的解釋為“本”,有的解釋為“規矩”。有根本和指導思想的意思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。人之所惡,唯孤﹑寡﹑不穀,而王公以為稱。故物或損之而益,或益之而損。萬物萬形,其歸一也,何由致一,由於無也。由無乃一,一可謂無,已謂之一,豈得無言乎。有言有一,非二如何,有一有二,遂生乎三,從無之有,數盡乎斯,過此以往,非道之流,故萬物之生,吾知其主,雖有萬形,沖氣一焉。百姓有心,異國殊風,而得一者,王侯主焉。以一為主,一何可舍,愈多愈遠,損則近之,損之至盡,乃得其極。既謂之一,猶乃至三,況本不一而道可近乎,損之而益,豈虛言也。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。我之非強使人從之也,而用夫自然,舉其至理,順之必吉,違之必凶。故人相教,違之自取其凶也,亦如我之教人,勿違之也。強梁者不得其死,吾將以為教父。強梁則必不得其死。人相教為強梁,則必如我之教人不當為強梁也。舉其強梁不得其死以教邪。若云順吾教之必吉也,故得其違教之徒,適可以為教父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道化第四十二)】道生一,道使所生者一也。一生二,一生陰與陽也。二生三,陰陽生和、清、濁三氣,分為天地人也。三生萬物。天地人共生萬物也,天施地化,人長養之也。萬物負陰而抱陽,萬物無不負陰而向陽,迴心而就日。沖氣以為和。萬物中皆有元氣,得以和柔,若胸中有藏,骨中有髓,草木中有空虛與氣通,故得久生也。人之所惡,惟孤﹑寡﹑不穀,而王公以為稱。孤寡不轂者,不祥之名,而王公以為稱者,處謙卑,法空虛和柔。故物或損之而益,引之不得,推之必還。或益之而損。夫增高者志崩,貪富者致患。人之所教,謂眾人所教,去弱為強,去柔為剛。我亦教之。言我教眾人,使去強為弱,去柔為剛。強梁者不得其死,強粱者,謂不信玄妙,背叛道德,不從經教,尚勢任力也。不得其死者,為天命所絕,兵刃所伐,王法所殺,不得以壽命死。吾將以為教父。父,使也。老子以強梁之人為教,誡之始也。
【釋文】道的造化總原理是這樣的──道為萬物之本,但是道本無名,強名為「一」。由一而分為二,則是有了陰陽,有了陰陽,自然天地定位。就是「二」的數。有了「二」數之後,就開始有對待,有對待必有兩端,如善惡分別,有兩端必有中間的中心處,所以「二」就開始成為「三」數。因此易經的數理,就以「三」為生數而演變的。一切飛潛動植,一切有形有色之物,就成為萬物了。陰的一面居於幽暗而且是柔弱的,所以往往是萬物所持的正明面,因此陰以無形而身負其內,陽以有形身抱其外。沖氣就是陰陽二?的中心──虛中之氣,虛中之氣是含有萬物造化之機,所以萬物得其沖,便有生生化化之妙,此虛中之理若以人身為比喻如下,眼有虛靈而能視,耳有虛洞而能聽,鼻有虛孔而能嗅,口有虛空而能吃,意有虛魂而能思,心有虛竅而能應,因此萬物皆以沖虛為本。因此剛才所講的皆以柔弱沖虛為本,就因為他實在太偉大了。你看人都最討厭聽到孤,寡,不榖( 不善 )這些話,但是高高在上的國王,卻喜歡以它來自稱,這豈不是以柔弱來自損嗎?如果侯王不自損,天下便不自歸。所以以虛下為用,實在太妙。因此表面上看來是受損的,實際上是得益的,在表面上看來是得益的,實際上是受損的,如國君以「孤王、寡人」自稱是損的,反而得到天下人民的歸心。如果國君以驕傲自滿來誇示天下的話,反而會受到眾叛親離。如桀紂將天下視為己有,驕滿自大,雖有天下,而天下反叛之,就是一個借鏡。這是古代聖人所教導的遺訓,我也就拿這個來教導別人。也就是人生在世,應體悟大道而行,不可仗恃自己的力量稱強霸道,或是向人誇耀,否則會得到不到善終的。所以我將以上這些巧妙的道理,當成父親教導我一樣,永遠的記住它。
【解脫】人們用語言名號去對既有的存在定下標籤,但可不要忘了未貼標籤前,正是存在事物生長的過程!任何存在事物總有陰陽剛柔兩個對立面,用你的謙卑心靈去活轉它吧!「處環中以應無窮」!教,是不言之教,是柔弱之教,這是生長的關鍵處;即使要說話,還是要歸於不說。損之可益,益之可損,自然有一種持平原則,人間福分亦是如此,且安心吧!

柔勝剛--至柔章第四十三

天下之至柔,馳騁①天下之至堅。無有入無閒②,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。不言之教,無為之益,天下希③及之。

【註釋】
①馳騁:形容馬奔跑的樣子。
②無有入無閒:無形的力量能夠穿透沒有間隙的東西。無有:指不見形象的東西。
③希:一本作“稀”,稀少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天下之至柔,馳騁天下之至堅。氣無所不入,水無所不出於經。無有入無閒,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。虛無柔弱,無所不通,無有不可窮,至柔不可折,以此推之,故知無為之有益也。不言之教,無為之益,天下希及之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徧用第四十三)】天下之至柔,馳騁天下之至堅。至柔者,水也。至堅者,金石也。水能貫堅入剛,無所不通。無有入無間。無有謂道也。道無形質,故能出入無間,通神明濟群生也。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。吾見道無為而萬物自化成,是以知無為之有益於人也。不言之教,法道不言,師之以身。無為之益,法道無為,治身則有益於精神,治國則有益於萬民,不勞煩也。天下希及之。天下,人主也。希能有及道無為之治身治國也。
【釋文】天下最柔弱的東西,就是「水」了,「水」雖然很柔弱,確能穿山透地。又如「無形之氣」為比喻吧!它能載運各種星球,所以這些無形柔弱的力量,往往能勝過有形剛健的物體。又好比聖人是柔弱的,他常以身作則,身體力行,這種身教勝於言教的無言之教,反而勝過其他的教育。又比喻天下的母親是柔弱的,可是世人無不是從母親的懷裡孕育出來的。所以無形柔弱的力量,外表看來是不中用的,但是它是最偉大的。所以無形的力量能穿透有形間隔以及有形體的東西,更能支配它們。因此我才知道這無為的益處啊!所以這些沒有言語的教化,不用言語的教化實在非常有益的,如四時的變換、天地的運轉、萬物的生化。像這些不言之教,天下實在很少有一物能比及的。
【解脫】有形有象的東西必然會毀壞,無形無象的東西卻可以長存!修行,不是去追求「有」,而是回返於生命的「無」,「無」是本源!「說」了有作用,但「不說」有時作用會更大、更大!「說」與「不說」之間要拿捏恰當!不是不作,而是作了要放下;放下才能自在,才能開啟新局!

身與明--知止章第四十四

名與身孰親﹖身與貨孰多①﹖得與亡孰病②﹖是故甚愛必大費③,多藏必厚亡④,知足不辱⑤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。

【註釋】
①多:輕重的意思;貨,財富。
②得:指名利;亡,指喪失性命;病,有害。
③甚愛必大費:過於愛名就必定要付出很大的耗費。
④多藏必厚亡:豐厚的藏貨就必定會招致慘重的損失。
⑤知足不辱:今本沒有“故”字,據帛書補之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名與身孰親?尚名好高,其身必疏。身與貨孰多?貪貨無厭,其身必少。得與亡孰病?得多利而亡其身,何者為病也。是故甚愛必大費,多藏必厚亡,甚愛不與物通,多藏不與物散,求之者多,攻之者眾,為物所病,故大費厚亡也。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立戒第四十四)】名與身孰親。名遂則身退也。身與貨孰多。財多則害身也。得與亡孰病。好得利則病於行也。甚愛必大費,甚愛色,費精神。甚愛財,遇禍患。所愛者少,所亡者多,故言大費。多藏必厚亡。生多藏於府庫,死多藏於丘墓。生有攻劫之憂,死有掘塚探柩之患。知足不辱,知足之人絕利去欲,不辱於身。知止不殆,知可止,則財利不累於身,聲色不亂於耳目,則身不危殆也。可以長久。人能知止足則福祿在己,治身者,神不勞;治國者,民不擾,故可長久。
【釋文】身外的聲名與身內真我的生命,那一樣應該親近呢?身內真我實質的生命與身外多餘的物質,那一樣應該重視呢?得到身外的名聲,與失去真我永恆的生命,兩者之間比起來,那一樣貴重呢?所以說過分的貪求物質與名利慾望的人,必定要勞心勞力大費精神,結果失去越大。貪財利祿的人,必定喜愛寶貴的珍品,但是珍品藏得越多,反而招人嫉妒怨恨,結果往往身遭橫禍。所以知足的人,他的心就減少貪求,身心自然超於無憂無慮之間,遠離了羞辱侮蔑之事,更不會遭到危險的禍事,像這樣的人可以與天地共長了。
【解脫】釐清何者是「須要」,何者是欲望、是貪求?對生命會有基本的幫助!生命是無價的,用生命去換取其他有價的東西,這是人世間最大的倒反!有個小洞洞,可能保住了整體;封住了那小洞洞,可能垮掉了全部!留些缺憾,可能是保住美善最好的藥方!知足的人是富有的,知止的人是有福的,合乎大道就能長久!

清靜自然--清靜章第四十五

大成①若缺,其用不弊。大盈若沖②,其用不窮。大直若屈③,大巧若拙,大辯若訥④。靜勝躁,寒勝熱⑤。清靜為天下正⑥。

【註釋】
①大成:最為完滿的東西。
②沖:虛,空虛。
③屈:曲。
④訥:拙嘴笨舌。
⑤靜勝躁,寒勝熱:清靜克服擾動,寒冷克服暑熱。
⑥正:通“政”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。隨物而成,不為一象,故若缺也。大盈若沖,其用不窮。大盈沖足,隨物而與,無所愛矜,故若沖也。大直若屈,隨物而直,直不在一,故若屈也。大巧若拙,大巧,因自然以成器,不造為異端,故若拙也。大辯若訥。大辯因物而言,己無所造,故若訥也。躁勝寒,靜勝熱。清靜為天下正。躁罷然後勝寒,靜無為以勝熱,以此推之,則清靜為天下正也。靜則全物之真,躁則犯物之性,故惟清靜乃得如上諸大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洪德第四十五)】大成若缺,謂道德大成之君也。若缺者,滅名藏譽,如毀缺不備也。其用不弊,其用心如是,則無敝盡時也。大盈若沖,謂道德大盈滿之君也。若沖者,貴不敢驕也,富不敢奢也。其用不窮。其用心如是,則無窮盡時也。大直若屈,大直,謂修道法度正直如一也。若屈者,不與俗人爭,若可屈折。大巧若拙,大巧謂多才術也。若拙者,亦不敢見其能。大辯若訥。大辯者,智無疑。若訥者,口無辟躁勝寒,勝,極也。春夏陽氣躁疾於上,萬物盛大,極則寒,寒則零落死亡也。言人不當剛躁也。靜勝熱,秋冬萬物靜於黃泉之下,極則熱,熱者生之源。清靜能為天下正。能清靜則為天下之長,持身正則無終已時也。
【釋文】大有成就的人反而謙虛待人,這樣的謙虛作為,在凡人的眼光中就好像尚未完滿的樣子,所以看起來好像有點缺失,其實這種人才是大有成就的人。但是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的人,在一般人看來好像不值得學習,可是他的一切功用反而沒有絲毫的破壞,因為別人反而會更尊敬他,更崇拜他,更擁護他,更聽從他。因此在聖人的眼裏,能夠達到功德盈滿的人,心境就像虛無一樣,心裡反而什麼也沒有得到。可是他的作用反而生生化化沒有窮盡。就好像正直的人反而能包容一切,所以有時在外表看起來,就好像受委屈一樣。而巧妙的人呢?就好比聖人的心,根本毫無貪得的機心,也沒有多餘的做作與行為,但以凡人眼光看來,就好像他們都是很笨拙的人一樣。所以說,對宇宙萬物有深深體悟的人,此種人應該是最有辯解的人,但是反而體悟在心中難以言喻,就是有時候他講出來的大道理,別人也不知道他在講什麼,因此大辯論的人,反倒像不多說話的人。人在急躁生氣的時候,雖然體內熱氣沸騰,暫時勝過寒冷的天氣,可是畢竟不能長久,就像大風大雨一樣,雨過仍然天晴,風過仍然平靜,所以平心靜氣才能永久勝過急躁的熱氣。所以說清靜無為,才是天下人民所應該追循的目標,因為這樣能使萬物各得其所,人民各得其歸,天下自然就太平清正了。
【解脫】大道生於有餘,留有餘可以補不足,天地之大,有餘可以容物,可以延年!記得:不要做盡了!真正會說話的人,話說出口,就要能回得來,這叫「訥」。清靜是讓渾濁的澄明了,讓躁動的安住了;你的心自在了,事物也就找到他們的家!留些愚拙給自己,一方面讓自己有變得聰明的可能,一方面讓別人有聰明的喜悅!

天下有道與天下無道--知足章第四十六

天下有道,卻①走馬以糞②。天下無道,戎馬③生於郊④。禍莫大於不知足;咎莫大於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⑤。

【註釋】
①卻:屏去,退回。
②走馬以糞:糞,耕種,播種。此句意為用戰馬耕種田地。
③戎馬:戰馬。
④生於郊:指牝馬生駒於戰地的郊外。
⑤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:知道滿足的這種滿足,是永遠滿足的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天下有道,卻走馬以糞。天下有道,知足知止,無求於外,各修其內而已,故卻走馬以治田糞也。天下無道,戎馬生於郊。貪欲無厭,不修其內,各求於外,故戎馬生於郊也。禍莫大於不知足;咎莫大於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儉欲第四十六)】天下有道,謂人主有道也。卻走馬以糞,糞者,糞田也。兵甲不用,卻走馬治農田,治身者卻陽精以糞其身。天下無道,謂人主無道也。戎馬生於郊。戰伐不止,戎馬生於郊境之上,久不還也。罪莫大於可欲。好淫色也。禍莫大於不知足,富貴不能自禁止也。咎莫大於欲得。欲得人物,利且貪也。故知足之足,守真根也。常足。無欲心也。
【釋文】天下有道的時候,國泰民安,人人知足,這個時候能夠用來戰爭的馬,都可以讓他在田野之中糞田施肥清閒自在。就好比有道的人身心泰然,沒有心猿意馬胡亂奔馳之患,而以中正之道立命,以和煦之氣養身,自然清靜無事了。但是一旦到了天下無道的時候,人人貪得無厭,這個時候戰亂難免要發生了,因此兵馬也都要生死於荒郊野外了。就好比修道的人,如果不守清靜無為的話,時時便會產生貪得無厭之念,導致心上之「刀兵」橫出,性中之「意馬」胡闖,不得一時的寧靜。這個時候三魂七魄盡成魔君之輩時時擾亂;五臟六腑盡為交戰之場,神無一刻之守舍,心無時刻之安閒,此就是人心無道之時,因此性命怎能長保呢。由此看來,天下罪惡之大的,還不能超過這些多思的慾望。如兄弟鬩牆,朋友反目,覆宗滅族之事,皆是一念之微所害,就好像星星之火雖微,卻可以燎原廣闊。所以說修行之人先要止念,念頭如果不止,雖是日夜不眠的一心求道,但也只不過是勞形而已,因此學道之人就是受了「慾望與不知足」所害。所以說,知足之人無所不足,無往而不泰然,因為不求身外之物,反得身中「自性之寶」,如此之人,還有什麼可貪求的呢?
【解脫】自然大道,原本富足,尋於本源,自在自得;一心向外,求不得,苦,奈何?檢察心念:念頭!念頭!念要回頭,才有了時!念不回頭,執之成迷!迷而成惑,難解、難解!欲望會生出力量,但這樣的力量往往會牽引出更大的毀滅性力量!可不慎哉!知足常樂,樂在知足,這種滿盈的感覺,極為自在而可貴!

自然的原則與定理--天道章第四十七

不出戶,知天下;不窺牖①,見天道②。其出彌遠,其知彌少。是以聖人不行而知,不見而明③,不為而成④。

【註釋】
①窺牖:窺,從小孔隙裡看;牖,窗戶。
②天道:日月星辰運行的自然規律。
③不見而明:一本作“不見而名”。此句意為不窺見而明天道。
④不為:無為、不妄為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不出戶,知天下;不窺牖,見天道。事有宗,而物有主,途雖殊而同歸也,慮雖百而其致一也。道有大常,理有大致,執古之道,可以御今,雖處於今,可以知古始,故不出戶,窺牖而可知也。其出彌遠,其知彌少。無在於一而求之於眾也,道視之不可見,聽之不可聞,搏之不可得,如其知之,不須出戶,若其不知,出愈遠愈迷也。是以聖人不行而知,不見而名,得物之致,故雖不行而慮可知也。識物之宗,故雖不見,而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。不為而成。明物之性,因之而已。故雖不為而使之成矣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鑒遠第四十七)】不出戶知天下,聖人不出戶以知天下者,以己身知人身,以己家知人家,所以見天下也。不窺牖見天道,天道與人道同,天人相通,精氣相貫。人君清淨,天氣自正,人君多欲,天氣煩濁。吉兇利害,皆由於己。其出彌遠,其知彌少。謂去其家觀人家,去其身觀人身,所觀益遠,所見益少也。是以聖人不行而知,聖人不上天,不入淵,能知天下者,以心知之也。不見而名,上好道,下好德;上好武,下好力。聖人原小知大,察內知外。不為而成。上無所為,則下無事,家給人足,萬物自化就也。
【釋文】天下總有一個原則與定理,聖人就是能夠體悟這個原則與定理,所以天下雖然很大,但還是離不開這個原則與定理,所以聖人不必走出門戶,就可以完全知道天下的一切事物了。因為宇宙天地之間,不過是陰陽動靜而已,陰陽動靜,不過是無極太極之理而已,聖人盡其本性,就是盡其天道,所以聖人之本性,就是行其天道。但是凡夫之人則不同,每每要以自己的眼睛來了解天下的事物,而不知天下的事物是不可窮盡的。所以凡夫俗子費盡了畢生的精力走遍天下,迷於身外之見,反而更迷失了自己的本性。所以是走得越遠,知道的反而越少,因為自己越遠離了本性,受到外物之染的原因呀!所以說,聖人他不必走遍天下,自己只求淡然無欲,但他仍然可以知道一切的,何必跑到很遠的地方去搜尋身外之物呢?眼前就是法界了,心上圓明的人自然可以洞見一切。所以聖人不必行遠而可知一切啊!所以也不必視察外界,就可以說出自然法則的名目。也不必去多餘的造作,只要盡己之性,自然而然就完成聖業了。
【解脫】認知是指向對象,但判斷總要回到自家心中,這就是「道」。事物清楚了,還不夠,更重要的是心理要明白!明白就是踏實!緊抓著,把事情做好了,那可真很累!放開它,事情自然天成,才是工夫!自然工夫!不要沒命的努力,要安身立命!讓開!一切自然天成!

原文:道德經
上卷 下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