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頁

《道德經》全文及釋義(九)

下篇德經(第78~81章)

柔弱的益處--水德章第七十八

天下莫柔弱於水,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,以其無以易之①。弱之勝強,柔之勝剛,天下莫不知莫能行。是以聖人云﹕「受國之垢②,是謂社稷主;受國不祥③,是為天下王。」正言若反④。

【註釋】
①無以易之:易,替代、取代。意為沒有什麼能夠代替它。
②受國之垢:垢,屈辱。意為承擔全國的屈辱。
③受國不祥:不祥,災難,禍害。意為承擔全國的禍難。
④正言若反:正面的話好像反話一樣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天下莫柔弱於水,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,其無以易之。以,用也。其謂水也,言用水之柔弱無物,可以易之也。弱之勝強,柔之勝剛,天下莫不知莫能行。是以聖人云:「受國之垢,是謂社稷主;受國不祥,是為天下王。」正言若反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任信第七十八)】天下莫柔弱於水,圓中則圓,方中則方,壅之則止,決之則行。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,水能懷山襄陵,磨鐵消銅,莫能勝水而成功也。以其無以易之。夫攻堅強者,無以易於水。弱之勝強,水能滅火,陰能消陽。柔之勝剛,舌柔齒剛,齒先舌亡。天下莫不知,知柔弱者久長,剛強者折傷。莫能行。恥謙卑,好強梁。是以聖人云:謂下事也。受國之垢,是謂社稷主;人君能受國之垢濁者,若江海不逆小流,則能長保其社稷,為一國之君主也。受國不祥,是為天下王。人君能引過自與,代民受不祥之殃,則可以王天下。正言若反。此乃正直之言,世人不知,以為反言。
【釋文】天下最柔弱的東西,沒有一樣能超過水了。水雖然柔弱,可是如果有其他堅強的東西去攻擊它,它總是得到最後的勝利。如石頭丟到水裡,就被它涵蓋,因為它有「包涵性」;如火遇到它,就會被撲滅,因為它有「化解性」;如泥土遇到它之後,就變得柔軟,因為它有「柔韌性」;如木材浸在水裡就會腐爛,因為它有「滲透性」;如鋼鐵浸在水裡就會生鏽,因為它有「浸蝕性」,而且,它無論在什麼地方,柔弱低下的本性絕不更改,因為它有「平等性」。以上這些都代表著柔能勝剛,弱能勝強的原理。像這些事實,天下沒有一個人不知道的,可是世人就很少有人能夠學習水的榜樣。所以聖人說:「能夠承受全國人民的污穢與侮辱之人,才稱得上──國家的主人翁,能夠承受全國災難的重擔,才稱得上──天下之王」。你看像這種卑下委屈的話,就是聖人柔弱的真正本性,但是卻能得到反面的益處呀!
【解脫】話怎麼說都不重要,事怎麼開展的,這才是重點,請注重「坤」(具體性)原則。語言的最大限制與弔詭就是它具有兩面性,解開這兩面性,直入本源,你才能真明白事理。柔性的顛覆與瓦解勢將帶來真正的生長,不必太強調剛性的建構!「正言若反」,但不一定「反言若正」,正正反反,要息心止慮,想一想!

上天的德性--合契章第七十九

和大怨,必有餘怨,安可以為善﹖是以聖人執左契①,而不責②於人。有德司契,無德司徹③。天道無親④,常與善人。

【註釋】
此作無「報怨以德」:許多學者都以為此句原在六十三章內,但據上下文意應在本章內。
①契:契約。
②責:索取所欠。
③司徹:掌管稅收的官職。
④無親:沒有偏親偏愛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和大怨,必有餘怨,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德和之,其傷不復,故有餘怨也。安可以為善?是以聖人執左契,左契防怨之所由生也。而不責於人。有德司契,有德之人念思其契,不念怨生而後責於人也。無德司徹。徹,司人之過也。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任契第七十九)】和大怨,殺人者死,傷人者刑,以相和報。必有餘怨,任刑者失人情,必有餘怨及於良人也。安可以為善?言一人,則先天心,安可以和怨為善?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。古者聖人執左契,合符信也。無文書法律,刻契合符以為信也。但刻契為信,不責人以他事也。有德司契,有德之君,司察契信而已。無德司徹。無德之君,背其契信,司人所失。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。天道無有親疏,唯與善人,則與司契同也。
【釋文】世人好勝之心甚強,私心過重,所以常常為了某些不如意的事情就發生爭執,或是結下仇恨,像這種事情,都是雙方自負心甚強,才產生的結果。因此,縱然在某種機緣下,有人出面調解了恩怨,可是雙方,仍然有些不愉快的心情隱藏心中,還是難以化解的,所以這種和解,只是勉強的和解。像這種勉強的和解,難道可算是完善的結果嗎?所以唯有聖人的心,虛靜恬淡,不與世人紛爭計較,如果有恩於世人,也不惦念心懷,就好像放款的官員,儘管發出款項,沒有捨不得的念頭,也沒有回報的思想,這就是有德之士的作為。可是世人的心就不同了,就好像是催討債款的,借多少討回多少,一點也不放鬆。這不就好像無德的人,佈施了一些金錢財物,心裡頭就一直惦念著回報!所以,只有上天的德性是最令人欽佩了,因為它養育萬物,是不分親疏貴賤,同樣的施予恩惠,因此行善之人的心境,應該學習上天的德性!然後你就是上天的知己,跟它一樣擁有一顆大公無私的心了。
【解脫】與其事後還要調節,無寧就不要發生,這要有一點歷史發展的智慧!還它個本來面目,讓出一片天地,這世界就會變得很美好,不是嗎!站到裡面去,會很擠;站出去,一切不就都好了嗎?另立新的生長可能!什麼是「德」,就是讓他覺得有「得」,若老讓人覺得失去了什麼,這德就不叫德。

純樸的世界--不徒章第八十

小國寡民①。使②有什伯之器③而不用,使民重死④而不遠徙⑤。雖有舟輿⑥,無所乘之,雖有甲兵⑦,無所陳之⑧。使人復結繩⑨而用之,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樂其俗⑩。鄰國相望,雞犬之聲相聞,民至老死,不相往來。

【註釋】
①小國寡民:小,使……變小,寡,使……變少。此句意為,使國家變小,使人民稀少。
②使:即使。
③什伯之器:各種各樣的器具。什伯,意為極多,多種多樣。
④重死:看重死亡,即不輕易冒著生命危險去做事。
⑤徙:遷移、遠走。
⑥輿:車子。
⑦甲兵:武器裝備。
⑧陳:陳列。此句引申為布陣打仗。
⑨結繩:文字產生以前,人們以繩記事。
⑩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樂其俗:使人民吃得香甜,穿得漂亮,住得安適,過得習慣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小國寡民。國既小,民又寡,尚可使反古,況國大民眾乎,故舉小國而言也。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,言使民雖有什伯之器而無所用,何患不足也。使民重死而不遠徙。使民不用,惟身是寶,不貪貨賂,故各安其居,重死而不遠徙也。雖有舟輿,無所乘之,雖有甲兵,無所陳之。使人復結繩而用之,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樂其俗。鄰國相望,雞犬之聲相聞,民至老死,不相往來。無所欲求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獨立第八十)】小國寡民,聖人雖治大國,猶以為小,儉約不奢泰。民雖眾,猶若寡少,不敢勞之也。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,使民各有部曲什伯,貴賤不相犯也。器謂農人之器。而不用,不徵召奪民良時也。使民重死而不遠徙。君能為民興利除害,各得其所,則民重死而貪生也。政令不煩則民安其業,故不遠遷徙離其常處也。雖有舟輿,無所乘之;清靜無為,不作煩華,不好出入遊娛也。雖有甲兵,無所陳之。無怨惡於天下。使民復結繩而用之,去文反質,信無欺也。甘其食,甘其蔬食,不漁食百姓也。美其服,美其惡衣,不貴五色。安其居,安其茅茨,不好文飾之屋。樂其俗。樂其質朴之俗,不轉移也。鄰國相望,雞犬之聲相聞,相去近也。民至老死不相往來。其無情欲。
【釋文】如何回復到純樸的世界呢?應該像人民很少的小國家一樣,大家都過著純樸和諧的生活。在這個時候,假使有一些人的才幹,能超過十人甚至一百人的大人物,也用不到他的才華。在這個時候,人民安居樂業相處無事,就會尊重自己,也不想到處搬家了。這個時候,雖然有船有車,也沒有人爭先恐後想去乘坐。就是有武裝的的兵器,也不知道要放在那裡。使人民回復到自然純樸的世界。這時候,人民吃飯都覺得甘甜,粗衣都覺得華麗,居家都覺得安樂,風俗習慣都覺得樂趣。與鄰近的邦國互相遠望都覺得友好,聽到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覺得調合。這時候,人民生活滿足,就是活到老,也沒有怨言,更不想搬家了。
【解脫】有了真情相感相應,那就不必用言語急得去溝通,只是雞犬之聲相聞,已是悅樂一懷了!爾分我界的觀念是人類文明的象徵,這是文明,同時也是「文蔽」!生命的可生長性原則是優先於一切的,不要在世俗的勢上打轉,把自己都轉糊塗了!雞犬之聲無意義而有意韻、有意味,人們的語言看似有意義,但可能既無意韻,也無意味!

聖人的使命--不積章第八十一

信言①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②不辯③,辯者不善。知者不博④,博者不知。聖人不積⑤,既以為人己愈有⑥,既以與人己愈多⑦。天之道,利而不害⑧;聖人之道⑨,為而不爭。

【註釋】
①信言:真實可信的話。
②善者:言語行為善良的人。
③辯:巧辯、能說會道。
④博:廣博、淵博。
⑤聖人不積:有道的人不自私,沒有佔有的慾望。
⑥既以為人已愈有:已經把自己的一切用來幫助別人,自己反而更充實。
⑦多:與“少”相對,此處意為“豐富”。
⑧利而不害:使在萬物得到好處而不傷害萬物。
⑨聖人之道:聖人的行為準則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信言不美,實在質也。美言不信。本在樸也。善者不辯,辯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極在一也。博者不知。聖人不積,無私自有,唯善是與,任物而已。既以為人己愈有,物所尊也。既以與人己愈多。物所歸也。天之道,利而不害;動常生成之也。聖人之道,為而不爭。順天之利不相傷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顯質第八十一)】信言不美,信者,如其實也。不美者,朴且質也。美言不信。美言者,滋美之華辭。不信者,飾偽多空虛也。善者不辯,善者,以道修身也。不綵文也。辯者不善。辯者,謂巧言也。不善者,舌致患也。山有玉,掘其山;水有珠,濁其淵;辯口多言,亡其身。知者不博,知者,謂知道之士。不博者,守一元也。博者不知。博者,多見聞也。不知者,失要真也。聖人不積,聖人積德不積財,有德以教愚,有財以與貧也。既以為人己愈有,既以為人施設德化,己愈有德。既以與人己愈多。既以財賄布施與人,而財益多,如日月之光,無有盡時。天之道,利而不害;天生萬物,愛育之,令長大,無所傷害也。聖人之道,為而不爭。聖人法天所施為,化成事就,不與下爭功名,故能全其聖功也。
【釋文】信實的話,不是花言巧語,所以聽到耳裡,總是不悅耳、不動聽。花言巧語的話,雖然動聽,可是不一定是從心裡講出來的,因此這種話,總是缺乏信用實在。美好的事物,良善的言語,不必去費口舌爭辯,費了口舌爭辯的事情,便非良善的言語,也非美好的事物。求真知的大智慧者,社會知識不必廣博,廣博反而得了「知障」,這就是聖人「守一而萬事畢」的原理。所以,求得外在廣博的知識,不一定就是真知的大智慧者,因為追求外在的形象,越追越遠,越追越迷,而且永遠無法探求真正的答案。因此,聖人不必去追求外在的知識,更不必追求物慾來佔為己有,他只是奉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人,去禮讓人,然而他卻沒有想到自己所做的結果,反而受人欽佩,讓人來崇敬。不但如此,另一方面,更使他的博物精神,留在世人的心靈中,刻下了永恆的追思和懷念。因此他好像上天的道理,只是利益萬物,而不去侵害萬物。聖人的道理,只是擔負調合大自然的使命,而不與人相爭。
【解脫】話要聽真的,不要聽漂亮的;人要交善良的,不要找會說話的;懂了就懂了,不必找那麼多啦啦隊!利他就能利己,這原則是一共利的生長性原則!退到後頭去,讓該上場的上來,舞一番新姿,便會有新的氣象!說了就算了,沒說也不必再說,反正說了還是白說,一切默然可也!

原文:道德經
上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