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頁

《孙子兵法》火攻(十二)

孫子曰:凡火攻有五:一曰火人,二曰火積,三曰火輜,四曰火庫,五曰火隊。行火必有因,烟火必素具。發火有時,起火有日。時者,天之燥也。日者,月在箕、壁、翼、軫也。凡此四宿者,風起之日也。

凡火攻,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:火發於內,則早應之於外;火發而其兵靜者,待而勿攻,極其火力,可從而從之,不可從則止;火可發於外,無待於內,以時發之;火發上風,無攻下風;晝風久,夜風止。凡軍必知有五火之變,以數守之。故以火佐攻者明,以水佐攻者強。水可以絕,不可以奪。

夫戰勝攻取,而不修其功者凶,命曰「費留」。故曰:明主慮之,良將修之,非利不動,非得不用,非危不戰。主不可以怒而興師,將不可以慍而致戰。合於利而動,不合於利而止。怒可以復喜,慍可以復悅,亡國不可以復存,死者不可以復生。故明主慎之,良將警之,此安國全軍之道也。

【釋文】凡是使用火攻有五種主要目標:第一種是用火燒人,第二種是用火燒蓄積,第三種是用火燒裝備,第四種是用火燒倉庫,第五種是用火燒草地。行使火攻要有所憑藉,憑藉也一定要平常就該準備妥當。發動火攻有適當的時機,放火、起火有適合的日子。時機,是指天氣乾燥的時候;日子,是指月亮行經箕、壁、翼、軫這四個星宿的期間啊;月亮運行到這四個星宿的位置上,通常也是風開始吹起的日子啊!
使用火攻的時候,一定要憑藉著五種火勢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行動。這五種火勢的變化是指:(一)如果是從敵人的內部發動火攻,那麼軍隊就在外面發動進攻,做為接應。(二)火攻發動了,敵軍卻很安靜,那就先不要攻擊他,等火勢擴大到極限後,可以追擊就追擊,不可以追擊就停止。(三)火攻可以從敵人外部發動,就不要等待從敵人內部發動,憑藉時機來決定發火的時間。(四)火攻在上風處發動,就不要攻擊在下風處的敵人。(五)白天的風如果吹得久,夜晚的風往往就會停止。凡是軍隊的統帥一定要知道這五種火勢的變化,遵守規則以利用它。所以用火來輔助攻擊的將帥是「聰明」的,用水來輔助攻擊的將帥是「強大」的。水攻可用來阻絕敵方,但不可用來奪取敵方的物資。
作戰取勝、攻下城市之後,將帥卻不修行德政,那麼就會有凶險!君主應該命令將帥:不可停留。所以說:賢明的君主要思慮這件事情,優良的將帥要防備這件事情。沒有利益不要發動戰爭,沒有獲得民心不要動用軍隊,沒有危險不要主動求戰。君主不可以因為憤怒而發動戰爭,將帥不可以因為惱怒而進行戰鬥;合乎國家利益的才能去做,不合乎國家利益的就要停止。憤怒可以回復到高興的狀態,惱怒可以回復到喜悅的狀態;但是滅亡的國家不可以回復到存在的狀態,死去的人民不可以回復到活著的狀態啊!因此對於這些事情,賢明的君主一定要謹慎,優良的將帥一定要警惕,這是安定國家的方法啊!

原文:孙子兵法
上卷 下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