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頁

《十二因緣》

緣起(梵語:प्रतीत्यसमुत्पाद pratītya-samutpāda;巴利語:paticca-samuppāda),是重要的佛教術語,一切有為法都是因各種因緣和合而成,此理即為緣起。除十二緣起外,還有九緣起和十緣起等說法。

十二因緣

(梵文、巴利文:निदान Nidāna)也稱十二緣起支(梵文:pratītya-samutpāda-aṅga,巴利文:paṭicca-samuppāda-aṅga),佛教重要基礎理論之一,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,指從「無明」到「老死」、過去世到未來世、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。它們因果相續而無間斷,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,而不能得以出離。

1.無明

■ 無明(梵語:Avidyā,巴利語:avijjā),佛教術語,是煩惱的別稱,「為明」的相反詞。又作「無明支」。為十二因緣之首,一切苦之根源。因對法界不如實知見,所以造作顛倒之行;即闇昧事物,不通達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狀態。亦即不達、不解、不了,而以愚癡為其自相。泛指無智、愚昧。俱舍宗、唯識宗立無明為心所(心之作用)之一,即稱作痴(梵語:moha)。

2.行

■ 行(巴利語:सङ्खार,Saṅkhāra,梵語:संस्कार,saṃskāra),有造作、行為的意思。由於過去的無明煩惱,而引發身、口、意三業,招感未來果報的力量,就是「行」為十二因緣第二支,五蘊之一。

3.識

■ 識(梵語: विज्ञान,Vijñāna,巴利語:विञ्ञाण,Viññāṇa),佛教術語,指人的意識、心智、生命力、理智、分別能力,為五蘊、六入、十二處、十八界之一。在早期佛經,經常與心(Citta)、意(Manas)混用,意義接近,但因為用法不同,實際的內涵又有所不同。其主要是用來作為指區別對象的認知能力。

4.名色

■ 名色(梵文與巴利語:Nāmarūpa),佛教術語,它是一個在梵文與巴利文都存在的複合字,由名(nāma)與色(rūpa)兩個字組成。其中包含了代表有情眾生的世間法的兩大類別。名代表的精神層面的「心法」;而色則是代表了物質的法。以佛教的觀點,對於世間法以五蘊來說明,則相對於名色,名即是非色的四種蘊─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;而色是「色蘊」,也就是有形體、質的物質法,體就是四大。

5.六入

■ 六入(梵語:Ṣaḍāyatana,巴利語:saḷāyatana),又譯為「六處」,佛教術語,是十二因緣中的第五支。按《中阿含經·業相應品·度經》和玄奘譯《緣起經》等等,緣起法中的六處同於十二處中的六內處。緣於各種希求所起的名色,六根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及意根,皆得增長,叫做名色緣六處。按分析來說,「六入」是指人體的六種感受的功能和器官,分為六內處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,又稱「六根」;以及六外處(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),又稱「六塵」;合稱十二處。

6.觸

■ 觸(梵語:Sparśa,巴利語:phassa),佛教術語,有接觸、觸碰、觸覺的意思。觸的定義是,當感官(根)、感官的對象(境)、以及感官的意識(識)三者聚合一處的時候,就稱為觸。舉例來說,當眼睛器官,與一個可見物體,兩者接觸,同時出現你「看見」的感覺與知覺時,就稱為「觸」。為十二緣起的第六支。它也被列為心所,說一切有部列入大地法中,南傳上座部列為七種遍行心所之一。

7.受

■ 受(梵語及巴利語:Vedanā),佛教術語,意指感受、感覺或知覺。當感官,外境,以及意識三者聚合(觸)時,所升起的內心感覺,即是受。通常可以概分為痛苦(苦受)、快樂(樂受)以及沒有特殊感受(不苦不樂受)三者。它是十二因緣的第七支,為五蘊之一,又名受蘊、受陰,包括感受等,屬於心的一種作用。南傳佛教對感受有非常詳盡的探討。

8.愛

■ 愛(梵語與巴利文:Taṇhā、tṛṣṇā、trishna),或譯欲、慾、愛欲、貪愛、渴愛等等,字面意思是渴,十二因緣之一。因為得到某種感受(受),對於外境產生需要、不放棄的念頭,希望能夠得到(取),這是所有有情都會產生的基本衝動。

9.取

■ 取(梵文與巴利語:Upādāna),又譯為所取、可取、近取、取著、執受、攝受、執著,音譯為阿波陀那,佛教與印度教術語。

10.有

■ 有(梵語:भाव,bhāva,巴利語:bhava),佛教術語,為十二因緣之一,意指有情存在於三界當中之狀態。說一切有部將其分成四個相續階段,稱為四有。在古印度哲學中,也被用來指法存在的狀態,又譯為有性、有法、法相。

11.生

■ 生(梵語與巴利文:Jāti),義譯為出生、誕生,十二因緣之一,意指在輪迴中產生新的生命實體。在四聖諦中,生與老死都被視為是一種苦。

12.老死

■ 老死(梵語與巴利文:Jarāmaraṇa,藏文:rga.shi),佛教術語,為十二因緣之一。它是一個複合字,由年老(jarā)以及死亡(maraṇa)兩個字所組成。在佛教中,老死是指在輪迴之中,由出生,一直到生命結束,這中間所經歷的一切。

藏傳佛教的《生死流轉圖》(又稱《六道輪迴圖》)。請按圖片放大﹗
🎧 ①影片②影片③影片

此圖以閻羅王手持輪迴為中心,輪迴圖應從「內」到「外」看,總共分成四圈。第一圈是眾生貪、瞋、癡三種煩惱,這也是生死流轉的根本。第二圈則顯示有情的昇沉,心地清淨者往上昇,心地污濁者往下沉。第三圈是六道變相圖,在其中有苦、樂、善、惡,種種不同的差別;每一道中都有佛陀出現,教化眾生。第四圈是十二因緣,顯現惑業苦的流轉;一切有情都因身心煩惱的纏縛,而陷在生死大海之中,不能出離。

在輪迴的右上角是『佛陀』,手指月亮,表示唯有佛法才能給眾生帶來光明與清涼。光明能照破無明黑夜,清涼可除去生死熱惱。左上角似為『度母』,以智慧、慈悲來濟度一切有情眾生。

第一圈:其中有三種畜生,家禽代表貪欲,豬代表愚癡,蛇是表示瞋恚;這三種煩惱,稱為三毒,是輪迴的根源。它們相互咬在一起,顯示貪瞋癡輾轉相因,綿延不斷,起惑造業而導致生死不絕,輪迴六趣。

第二圈:由於眾生貪、瞋、癡輕重的不同,而造成昇沉的差異。右邊色暗,眾生手腳被縛,前後有鬼卒牽領,這是煩惱惡業重的墮落相。左邊色清,有情衣著美好,面呈喜悅,有佛陀接引,這是上昇善趣之相。

第三圈:此即六道輪迴,天、人、阿修羅是三善道,地獄、惡鬼、畜生為三惡道。有情行善法,慈心、布施、持戒感得善趣之身。若作惡業,瞋恨、慳貪、愚昧,則得惡趣果報。但是在人天,福報享盡時也會墮落,不能久住。在惡趣雖長時受苦,罪業報盡,也終有出離之日。一切眾生在六道之中生生死死,受苦受樂,就有如車輪上下輾轉一般,苦不可言。在每一道中,我們都可看到有佛陀出現,教化眾生,知道三界是火宅,快求出離。

第四圈:有十二個圖,分別代表十二因緣。

① 無明:以瞎子作代表,眼前一片黑暗,看不見事物的真相。無明也是一樣,沒有般若的智慧,長夜沉倫生死苦海,不能出離。
② 行:圖作陶工塑造瓦器之相,所製出的各類器皿,種種形狀,粗細好醜等,總由陶匠塑製而成。眾生萬類,種種正報依報,亦由不同的行業所成。
③ 識:識心以猴子作代表,顯示心的剎那變異,有如猿猴一般,一刻也不安靜。圖中繪一隻猴子,從一間空屋,跳到另一間空屋,表示有情在命終之後,神識會繼續尋找投生之處。
④ 名色:大海中的一條小船,雖有活動,然有局限。
⑤ 六入:是以一間房屋有六個門窗來表示,房屋是空的說明六根雖然完成,還沒有六識的作用。
⑥ 觸:這是根塵識三和合,心識作用的開始,以男女的接觸作代表。
⑦ 受:眼睛是人體上最敏感的器官,以箭射中眼睛,代表眾生的感受。
⑧ 愛:圖中的酒鬼嗜酒如命,眾生的愛欲也是一樣,無止境的追求,將使自己愈陷愈深。
⑨ 取:取是愛欲的增上,圖中顯示一個小孩子爬在樹上摘果,樹下雖然已裝滿了一籮筐,但他還是貪得無饜。
⑩ 有:這是一位少婦懷了身孕,由前面的愛取,感得後有,如同女子懷孕,即將生產。
⑪ 生:圖中顯現女子生產情形,因為現世的愛取迷惑,造作種種業,導致未來結生。
⑫ 老死:有一個人背著屍體。在我們出生之後,就註定了老死的命運。十二因緣一環扣一環,眾生的生死也是一生接一生,延續不斷。

十二因緣淺釋

佛教的十二因緣是對「緣起論」的最好解釋,關於世界的由來佛陀提出了「緣起論」,而在人生過程的形成和變化的具體問題上,佛陀在「緣起論」的基礎上提出了十二因緣。

十二因緣

十二因緣是按照「緣起論」來對人生進行分析,它將人生過程分為十二個彼此成為互為條件或因果的環節:

一、無明,指心的無知,包括不明善惡、不明佛法教義,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。

二、行,因為無明而做出善或惡的行為。

三、識,因為過去的行為纍積了一定的因果,從而投生於今世,成為新的生命。

四、名色,指由精神要素與物質要素和合而形成的身心。

五、六根,人在胚胎髮育時,產生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的感知能力。

六、觸,人在出生後,對外界事物有所接觸。

七、受,由於與外界事物的接觸而產生苦、樂、憂、喜的感覺。

八、愛,對苦有強烈的憎恨,對樂有熱烈的渴望,強烈的欲求或渴望,就是愛。

九、取,為愛努力地追求。

十、有,今生為愛產生諸多行為,成為下一世的果報。

十一、生,有了今生的業因,而受來生的生命。

十二、老死,有生必有死。

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

十二因緣可以分為三個階段,就是過去世、現在世和未來世。其中無明和行屬於過去世,識、名色、六根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屬於現在世,生和老死是屬於未來世。

十二因緣的三個階段中有兩重的因果:過去因現在果,現在因未來果。

過去因是無明和行,無明是過去世的迷惑,行是過去世的造業。現在果是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,正是由於過去因才有了現在的果,這就是第一重因果,過去因被稱為「能引」,現在果被稱為「所引」。

現在因是愛、取、有,愛和取是現在世的迷惑,有是現在世的造業。未來果是生和老死,正是由於現在因才能了未來的果,這就是第二重因果,現在因被稱為「能成」,未來果被稱為「所成」。

逆觀十二因緣

十二因緣是生命現象的總結,也是生命痛苦的原因。在《長阿含經•大緣方便經》中,佛祖說此法時,採用了逆觀十二因緣。

逆觀十二因緣,就是把十二因緣從後往前推,從老死逐漸逆觀到無明。

老死是觀察人生的起點,老死之所以會憂悲苦惱,是由於有生,因為沒有生就沒有死。生的條件雖有種種,但是重要的條件是有,有就是身、口、意所造的善業和惡業對後果潛伏的一種力量,有了業力為緣,必然有後果的生和死。

有又緣於取,正是對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五欲的執著追求。才造成了善業和惡業。

取又緣於愛,愛就是生命欲,正是有了生命欲才有執著的追求,產生了業力。

愛又緣於受,受是對客觀之事物產生的苦樂,正是這種苦樂的感覺,激發著生命的欲求。

受又緣於觸,觸是根、境、識三者和合而有心理活動的開始,才有了受。

觸又緣於六處,六處是六根對六境的認識,由此產生了觸。觸又緣於名色,名色是身心合成的組織,六根依存於身心組織。

名色又緣於識,識是名色的中心,它們之間互相依存。

識又緣於行,識和名色都是由過去所造的業,也就是行而來的。

行又緣於無明,無明就是對無常、無我的真實不認識,是人們生死痛苦的根本。

十二因緣的意義

因為十二因緣的每個要素彼此成為互為條件或因果,導致輪迴流傳不止,所以衹要我們暫斷輪迴鏈上的任何一個接點,尤其是破除無明,就可以不再被十二因緣所束縛,跳出六道輪迴,擺脫無休止的生死循環,這也是我們參悟十二因緣的目的。


相關:西藏生死書 西藏度亡經 三界六道 貪瞋痴慢疑
下載:緣起論(PDF)
網站:佛音電台 經文讀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