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頁

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

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(梵文:प्रज्ञापारमिताहृदयसूत्र 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 sūtra),簡稱《般若心經》、《心經》,是闡述大乘佛教的空相和般若思想的經典。漢文有七種譯本,鳩摩羅什法師譯為《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》,玄奘法師譯為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,其後五種譯本都譯為《心經》。羅什和奘獎法師二種譯本,都無經前因緣序分,及經末流通分,其餘五種譯本,皆有序分和流通分。

誦前

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(三稱入觀)

《心經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

- 大唐三藏 玄奘法師譯

觀自在菩薩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。照見五蘊皆空。度一切苦厄。

舍利子。色不異空。空不異色。色即是空。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識。亦復如是。

舍利子。是諸法空相。不生不滅。不垢不淨。不增不減。是故空中無色。無受想行識。無眼耳鼻舌身意。無色聲香味觸法。無眼界。乃至無意識界。無無明。亦無無明盡。乃至無老死。亦無老死盡。無苦集滅道。無智亦無得。以無所得故。

菩提薩埵。依般若波羅蜜多故。心無罣礙。無罣礙故。無有恐怖。遠離顛倒夢想。究竟涅槃。

三世諸佛。依般若波羅蜜多故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故知般若波羅蜜多。是大神咒。是大明咒。是無上咒。是無等等咒。能除一切苦。真實不虛。

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。即說咒曰: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

玄奘(602年-- 664年):唐代著名高僧。法相宗創始人,佛經翻譯家、旅行家。俗姓陳,名禕。洛州緱氏(今河南洛陽偃師)人。13歲出家,遍讀佛典。因覺得當時佛典多有出入之處,令人迷惑,於是決定去印度取經。貞觀元年時,他一人從長安出發,西行五萬里,歷時19年,到印度取真經,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。玄奘拜住持戒賢為師,後升至該寺副主講。在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,共帶回佛舍利150粒、佛像7尊、經論657部。其後,玄奘在唐太宗支持下在長安大慈恩寺設譯經場,與弟子等人專心翻譯所帶回的佛典。 玄奘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75部、1355卷。玄奘的譯典著作有《大般若經》《心經》《解深密經》《瑜伽師地論》《成唯識論》等。《大唐西域記》十二卷,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、地邑、物產、習俗等。 玄奘被世界人民譽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,其愛國及護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貢獻,被譽為“中華民族的脊梁”,世界和平使者。他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,不畏生死的精神,西行取佛經,體現了大乘佛法菩薩,渡化眾生的真實事蹟。他的足跡遍布印度,影響遠至日本、韓國以至全世界。他的思想與精神如今已是中國、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。

《心經》摩訶般(bo 一聲)若波羅蜜大明咒經

- 姚秦天竺三藏 鳩摩羅什譯

觀世音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陰空,度一切苦厄。

舍利弗!色空故,無惱壞相;受空故,無受相;想空故,無知相;行空故,無作相;識空故,無覺相。何以故?

舍利弗!非色異空,非空異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、想、行、識亦如是。舍利弗!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。是空法,非過去,非未來,非現在。是故空中,無色、無受、想、行、識,無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無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,無無明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無老死盡,無苦、集、滅、道,無智亦無得。

以無所得故,菩薩依般若波羅蜜故,心無罣礙;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離一切顛倒夢想苦惱,究竟涅槃。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故知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、無上明咒、無等等明咒,能除一切苦,真實不虛。

故說般若波羅蜜咒,即說咒曰:竭帝竭帝 波羅竭帝 波羅僧竭帝 菩提僧莎呵

鳩摩羅什(Kumārajīva,344-413), 一譯“鳩摩羅什(耆)婆”,略稱“羅什”或“什”,意譯“童壽”。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之一。父籍天竺,出生於西域龜茲國(今新疆庫車)。博通大乘小乘。後秦弘始三年(401)入長安,至十一年(409)與弟子譯成《大品般若經》、《法華經》、《維摩詰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、《金剛經》等經和《中論》、《百論》、《十二門論》、《大智度論》、《成實論》等論,系統介紹龍樹中觀學派的學說。譯經總數《出三藏記集》作35部294卷,《開元釋教錄》作74部384卷。所譯經論影響很大,其中“三論”(《中論》、《十二門論》、《百論》)為三論宗主要依據;《成實論》為成實學派主要依據; 《法華經》為天台宗主要依據;《阿彌陀經》為淨土宗所依“三經”之一。著名弟子有道生、僧肇、道融、僧叡,人稱“什門四聖”。

回向偈

以此嚴淨功德,迴向護法龍天
三界嶽瀆靈聰,守護伽藍真宰
祈福保安平善,莊嚴無上菩提
普願法界冤親,共入毘盧性海
(禮佛三拜畢)

卍梵文正音卐

① 揭諦揭諦(嫁爹嫁爹),波羅揭諦(巴拉嫁爹),波羅僧揭諦(巴拉生嫁爹),菩提薩婆訶(波D梳哈 / 波啲S哇哈)。
② 揭諦揭諦(ㄍ ㄟ • ㄉ ㄚ , ㄍ ㄟ • ㄉ ㄚ),波羅揭諦(ㄅ ㄚ ㄌ ㄚ ㄍ ㄟ • ㄉ ㄚ),波羅僧揭諦(ㄅ ㄚ ㄌ ㄚ ㄙ ㄤ ㄍ ㄟ • ㄉ ㄚ),菩提薩婆訶(ㄅ ㄨ • ㄉ ㄚ ㄙ ㄨ ㄛ ˇ • ㄏ ㄚ)。
③ 揭諦揭諦──GeiDaGeiDa,波羅揭諦──BaLaGeiDa,波羅僧揭諦──BaLaShangGeiDa,菩提薩婆訶──BuDa,SuoHa。

解讀:南懷瑾解讀 鳩摩羅什註釋 現代譯文
相關:佛咒語 大悲咒 藏傳大悲咒
網站:佛音電台 經文讀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