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頁

《道德經》全文及釋義(二)

上篇道經(第11~20章)

無的用途--虛中章第十一

三十輻①,共一轂②,當其無,有車之用③。埏埴以為器④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鑿戶牖以為室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⑥。

【註釋】
①輻:車輪中連接軸心和輪圈的木條,古時代的車輪由三十根輻條所構成。此數取法於每月三十日的歷次。
②轂:是車輪中心的木製圓圈,中有圓孔,即插軸的地方。
③當其無,有車之用: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,才有車的作用。"無"指轂的中間空的地方。
④埏埴:埏,和;埴,土。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飲食使用的器皿。
⑤戶牖:門窗。
⑥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:"有"給人便利,"無"也發揮了作用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三十輻,共一轂,當其無,有車之用。轂所以能統三十輻者,無也,以其無能受物之故,故能以實統眾也。埏埴以為器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鑿戶牖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木埴,壁之所以成,三者而皆以無為用也。言無者,有之所以為利,皆賴無以為用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無用第十一)】三十輻,共一轂,古者車三十輻,法月數也。共一轂者,轂中有孔,故眾輻共湊之。治身者當除情去欲,使五藏空虛,神乃歸之。治國者寡能,摠眾弱共使強也。當其無,有車之用。無,謂空虛。轂中空虛,輪得轉行,轝中空虛,人得載其上也。埏埴以為器,埏,和也。埴,土也。和土以為飲食之器。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器中空虛,故得有所盛受。鑿戶牖以為室,謂作屋室。當其無有室之用。言戶牖空虛,人得以出入觀視;室中空虛,人得以居處,是其用。故有之以為利,利,物也,利於形用。器中有物,室中有人,恐其屋破壞,腹中有神,畏其形亡也。無之以為用。言虛空者乃可用盛受萬物,故曰虛無能制有形。道者空也。
【釋文】車輪要三十支徑木,插入中間的軸心,這個車輪才有作用。製造盛物的器具,要留個中空的地方,這些器具才能盛物。建造房屋,開鑿門窗,要留個空間才能住人。所以說,有形的東西是給人方便使用的,無形的空間才是活動的地方,如天與地之間是中空的,才能讓萬物來去無阻,通行無礙。如天與地之間,沒有這個中空的地方,萬物就沒有活動與生化的餘地了。
【解脫】心靈放空,才能容物,記住:沒有士兵的大將軍,只能當階下囚。生命不能空度,但卻要有留白,留白才能有想像的空間,才能有發展的可能。捨棄,只是捨棄,根本不用問:是否還有可能,因為真正的可能性,就是回到空無的境地。執著必帶來痛苦,放下是良方;虛空妙用,才得無窮!

追求外在的人--為腹章第十二

五色①令人目盲②,五音③令人耳聾④,五味⑤令人口爽⑥,馳騁⑦畋獵⑧令人心發狂⑨,難得之貨令人行妨⑩。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⑪,故去彼取此⑫。

【註釋】
①五色:指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黑。此指色彩多樣。
②目盲:比喻眼花繚亂。
③五音:指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這裡指多種多樣的音樂聲。
④耳聾:比喻聽覺不靈敏,分不清五音。
⑤五味:指酸、甘、苦、辛、咸,這裡指多種多樣的美味。
⑥口爽:意思是味覺失靈,生了口病。古代以"爽"為口病的專用名詞。
⑦馳騁:縱橫奔走,比喻縱情放蕩。
⑧畋獵:打獵獲取動物。畋,打獵的意思。
⑨心發狂:心旌放蕩而不可製止。
⑩行妨:傷害操行。妨,妨害、傷害。
⑪為腹不為目:只求溫飽安寧,而不為縱情聲色之娛。"腹"在這裡代表一種簡樸寧靜的生活方式;"目"代表一種巧偽多欲的生活方式。
⑫去彼取此:摒棄物慾的誘惑,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。"彼"指"為目"的生活;"此"指"為腹"的生活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,五味令人口爽,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,爽,差失也,失口之用,故謂之爽。夫耳目口心,皆順其性也,不以順性命,反以傷自然,故曰聾、盲、爽、狂也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。難得之貨,塞人正路,故令人行妨也。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,故去彼取此。為腹者以物養己,為目者以物役己,故聖人不為目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檢欲第十二)】五色令人目盲;貪淫好色,則傷精失明也。五音令人耳聾;好聽五音,則和氣去心,不能聽無聲之聲。五味令人口爽;爽,亡也。人嗜於五味於口,則口亡,言失於道也。馳騁畋獵,令人心發狂,人精神好安靜,馳騁呼吸,精神散亡,故發狂也。難得之貨,令人行妨。妨,傷也。難得之貨,謂金銀珠玉,心貪意欲,不知饜足,則行傷身辱也。是以聖人為腹,守五性,去六情,節志氣,養神明。不為目,目不妄視,妄視泄精於外。故去彼取此。去彼目之妄視,取此腹之養性。
【釋文】追求外在的形色,將離去本性的靈明,譬如──聲色貨利本是身外之物,但是受到眼睛物欲的影響,就會流逸奔馳,因此五色使人的本性趨於迷盲,就是這個原因。貪求外在的聲色,也會使人本性蒙蔽,一旦蒙蔽了本性,正法的聲音就難以聽入心靈之中,像這種人不是好像耳聾的人嗎?人一旦貪求食物的滋味,本性便被味覺所惑,所以五味常使人的本性流逸奔放,而不知本性之中,淡中有味,如子曰:「飯疏食飲水,而樂在其中」此就是真味也。如果人無所事事,每天騎著馬追逐鳥獸,打獵競技,像這種人將會使自己瘋狂於鬥爭之心,導致身心不寧,而迷失天賦之本性。擁有珍貴寶物的人,常使自己行動受到妨礙,而過份虛榮的人,往往會不顧節操以至身敗名裂。因此聖人知道物慾之害,所以在為人處事方面,就不去強求物質的享受,一心一意,常養性中之腹飽,不受外物而亂心,就是這個原因呀!
【解脫】眼睛可是靈魂之窗,若一意追逐,靈魂卻可能從這窗口跑走。過頭的事,不要做;過度的努力,也不要做;過人的才華,更要愛惜;須知:過了頭,想回頭都困難。可以多些糞土,因為糞土可以肥沃田地;要少些財貨,因為財貨會引來殺機。停止追逐,你須要的是安靜、自得。

寵愛與羞辱--寵辱章第十三

寵辱若驚①,貴大患若身②。何謂寵辱若驚﹖寵為下③,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。何謂貴大患若身﹖吾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,及吾無身,吾有何患④﹖故貴以身為天下,若可寄天下;愛以身為天下,若可托天下⑤。

【註釋】
①寵辱:榮寵和侮辱。
②貴大患若身:貴,珍貴、重視。重視大患就像珍貴自己的身體一樣。
③寵為下:受到寵愛是光榮的、下等的。
④及吾無身,吾有何患:意為如果我沒有身體,有什麼大患可言呢?
⑤愛以身為天下,若可托天下:此句意為以貴身的態度去為天下,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;以愛身的態度去為天下,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寵辱若驚,貴大患若身。何謂寵辱若驚?寵為下,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。寵必有辱,榮必有患,驚辱等,榮患同也。為下,得寵辱榮患若驚,則不足以亂天下也。何謂貴大患若身?大患,榮寵之屬也。生之厚,必入死之地,故謂之大患也。人迷之於榮寵,返之於身,故曰大患若身也。吾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,由有其身也。及吾無身,歸之自然也。吾有何患?故貴以身為天下,若可寄天下;無以易其身,故曰貴也。如此乃可以託天下也。愛以身為天下,若可託天下。無物可以損其身,故曰愛也。如此乃可以寄天下也,不以寵辱榮患損易其身,然後乃可以天下付之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猒(厭)恥第十三)】寵辱若驚,身寵亦驚,身辱亦驚。貴大患若身。貴,畏也。若,至也。謂大患至身,故皆驚。何謂寵辱。問何謂寵,何謂辱。寵者尊榮,辱者恥辱。及身還自問者,以曉人也。辱為下,辱為下賤。得之若驚,得寵榮驚者,處高位如臨深危也。貴不敢驕,富不敢奢。失之若驚,失者,失寵處辱也。驚者,恐禍重來也。是謂寵辱若驚。解上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。何謂貴大患若身。復還自問:何故畏大患至身。吾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。吾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。有身憂者,勤勞念其飢寒,觸情從欲,則遇禍患也。及吾無身,吾何有患。使吾無有身體,得道自然,輕舉昇雲,出入無間,與道通神,當有何患。故貴以身為天下者,則可寄天下,言人君貴其身而賤人,欲為天下主者,則可寄立,不可以久也。愛以身為天下,若可託天下。言人君能愛其身,非為己也,乃欲為萬民之父母。以此得為天下主者,乃可以託其身於萬民之上,長無咎也。
【釋文】世人皆注重於寵愛與羞辱的差別,所以一旦遇有外來的寵愛或是羞辱,就感到驚慌而不知所措。而聖人就不同了,他對於別人的寵愛,就好像我們有這個身體一樣的禍患,因為人身是四大 ( 水、火、風、土 ) 假合。為什麼寵愛及羞辱會讓吾感到驚慌呢?因為寵愛就好像得到功名富貴一樣,有一天恐怕又要失去,而羞辱就好像被辭職的人,將要受人嘲笑。為什麼有身體是禍患呢?因為人生在世,有了此身,便有生、老、病、死之苦,所以聖人便將這個身體當做禍患,更將別人的寵愛與羞辱看成我們有這個身體一樣的禍患。所以有道的人,他雖然得到尊榮的地位,但是他不視為自己的榮耀,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尊貴,就是天下人的尊貴,自己的榮耀,就是天下人的榮耀,像這種有道之人,我們才可以把天下交給他。因此如果有人貴重自己的身體,但並不是為了貪享榮華富貴,而是為了拯救天下眾生的大任務,像這種人,我們就可以將天下託負給他。
【解脫】管它是寵是辱,依然故我,只是個平常心,便是了!最大的禍患就是自己,自己太大了,天地就變得小了,知道嗎?無我才是真我,無我才得自在,「自在」是克服一切「他在」的良方。忘掉自己的利害,忘掉自己的面子,忘掉自己的身段,才能找回自己。

無相、無聲、無形--道紀章第十四

視之不見名曰夷①,聽之不聞名曰希②,搏之不得名曰微③。此三者不可致詰④,故混而為一⑤。其上不皦⑥,其下不昧⑦。繩繩⑧不可名,復歸於無物⑨。是謂無狀之狀,無物之象,是謂惚恍⑩。迎之不見其首,隨之不見其後。執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⑪。能知古始⑫,是謂道紀⑬。

【註釋】
①夷:無色。
②希:無聲。
③微:無形。以上夷、希、微三個名詞都是用來形容人的感官無法把握住"道"。這三個名詞都是幽而不顯的意思。
④致詰:詰,意為追問、究問、反問。致詰,意為思議。
⑤一:本章的一指"道"。
⑥徼:清白、清晰、光明之意。
⑦昧:陰暗。
⑧繩繩:不清楚、紛芸不絕。
⑨無物:無形狀的物,即"道"。
⑩惚恍:若有若無,閃爍不定。
⑪有:指具體事物。
⑫古始:宇宙的原始,或"道"的初始。
⑬道紀:"道"的綱紀,即"道"的規律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視之不見名曰夷,聽之不聞名曰希,搏之不得名曰微。此三者,不可致詰,故混而為一。無狀無象,無聲無響,故能無所不通,無所不往,不得而知,更以我耳目體,不知為名,故不可致詰,混而為一也。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。繩繩不可名,復歸於無物。是謂無狀之狀,無物之象,欲言無邪,而物由以成。欲言有邪,而不見其形,故曰,無狀之狀,無物之象也。是謂惚恍。不可得而定也。迎之不見其首,隨之不見其後。執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有,有其事。能知古始,是謂道紀。無形無名者,萬物之宗也。雖今古不同,時移俗易,故莫不由乎此,以成其治者也。故可執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,上古雖遠,其道存焉,故雖在,今可以知古始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贊玄第十四)】視之不見名曰夷,無色曰夷。言一無采色,不可得視而見之。聽之不見名曰希,無聲曰希。言一無音聲,不可得聽而聞之。搏之不得名曰微。無形曰微。言一無形體,不可摶持而得之。此三者不可致詰,三者,謂夷、希、微也。不可致詰者,夫無色、無聲、無形,口不能言,書不能傳,當受之以靜,求之以神,不可問詰而得之也。故混而為一。混,合也。故合於三名之為一。其上不皦,言一在天上,不皦。皦,光明。其下不昧。言一在天下,不昧。昧,有所闇冥。繩繩不可名,繩繩者,動行無窮級也。不可名者,非一色也,不可以青黃白黑別,非一聲也,不可以宮商角徵羽聽,非一形也,不可以長短大小度之也。復歸於無物。物,質也。復當歸之於無質。是謂無狀之狀,言一無形狀,而能為萬物作形狀也。無物之象,一無物質,而為萬物設形象也。是謂惚恍。一忽忽恍恍者,若存若亡,不可見之也。迎之不見其首,一無端末,不可預待也。除情去欲,一自歸之也。隨之不見其後,言一無影跡,不可得而看。執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,聖人執守古道,生一以御物,知今當有一也。能知古始,是謂道紀。人能知上古本始有一,是謂知道綱紀也。
【釋文】看不出什麼東西就叫做「無相」。聽不出是什麼聲音就叫做「無聲」。摸不著的東西就叫做「無形」。以上三樣,無相、無聲、無形。就是道體的微妙,所以世人是看不見,聽不到,又摸不著,這就是道體的不可思議之處。雖然「無相、無聲、無形」的理論可以分開來說,可是它的本體,其實還是混合的。而有形的世界就不同了,凡是有一邊明的,就有一邊是暗的,如上面是明的,下面就是暗的,而道體的微妙就不同了,它上面不是明的,下面也不是暗的。它綿綿不絕充塞於天地、宇宙之間,似乎是有個物體又難以立言。因為它畢竟是非常虛無的東西,雖然它生長了萬物,而又好像不是它生長的。這就是沒有形狀的「形狀」,沒有物體的「物體」。所以有人說道體為恍惚不定的,好像有,又好像沒有。為什麼會這樣子呢?因為如果你想在前頭去迎接道體的話,根本也看不到它的前頭。你要是想在後面跟著它,你還是看不到它的尾巴。因此聖人就是秉持著,這古始以來就存在的道,去治理世間的一切。所以我說能夠知道古始之道的人,就是知道「道」的系統的人,因為這個系統,就是道的綱紀呀!
【解脫】不要求亮麗,只要不昏暗,就有可能。生命要的不是必然,而是可能。無相、無聲、無形的時候,就是充滿著可能性的時候。甚至,你要懂得去相、去聲、去形,回到真切的可能點上來。處在環中,才能因應無窮,不必在前在後、在左在右,徬徨猶豫,浪費心神!不必擔心目前的勢態如何,要用理念去化解,要以理導勢!

古代的有道之士--不盈章第十五

古之善為士者①,微妙玄通,深不可識。夫唯不可識,故強為之容②﹕豫兮③若冬涉川④,猶兮⑤若畏四鄰⑥,儼兮⑦其若客⑧,渙兮若冰之將釋⑨,敦兮其若樸⑩,曠兮其若谷⑪,渾兮其若濁⑫。孰能濁⑬以靜之徐清﹖孰能安⑭以久動之徐生﹖保此道者不欲盈⑮,夫唯不盈,故能蔽不新成⑯。

【註釋】
①善為士者:指得"道"之人。
②容:形容、描述。
③豫:原是野獸的名稱,性好疑慮。豫兮,引申為遲疑慎重的意思。
④涉川:戰戰兢兢、如臨深淵。
⑤猶:原是野獸的名稱,性警覺,此處用來形容警覺、戒備的樣子。
⑥若畏四鄰:形容不敢妄動。
⑦儼兮:形容端謹、莊嚴、恭敬的樣子。
⑧客:一本作"容",當為客之誤。
⑨渙兮若冰之將釋:形容流動的樣子。
⑩敦兮其若樸:形容敦厚老實的樣子。
⑪曠兮其若谷:形容心胸開闊、曠達。
⑫渾兮其若濁:形容渾厚純樸的樣子。渾,與"混"通用。
⑬濁:動態。
⑭安:靜態。
⑮不欲盈:不求自滿。盈,滿。
⑯蔽不新成:去故更新的意思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古之善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識。夫唯不可識,故強為之容:豫兮若冬涉川,冬之涉川,豫然若欲度,若不欲度,其情不可得見之貌也。猶兮若畏四鄰,四鄰合攻,中央之主,猶然不知所趣向者也。上德之人,其端兆不可覩,德趣不可見,亦猶此也。儼兮其若客,渙兮若冰之將釋,敦兮其若樸,曠兮其若谷,渾兮其若濁。凡此諸若,皆言其容,象不可得而形名也。孰能濁以靜之徐清?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?夫晦以理物則得明,濁以靜物則得清,安以動物則得生,此自然之道也。孰能者,言其難也。徐者,詳慎也。保此道者不欲盈,盈必溢也。夫唯不盈,故能蔽不新成。蔽,覆蓋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顯德第十五)】古之善為士者,謂得道之君也。微妙玄通,玄,天也。言其志節玄妙,精與天通也。深不可識。道德深遠,不可識知,內視若盲,反聽若聾,莫知所長。夫唯不可識,故強為之容。謂下句也。與兮若冬涉川;舉事輒加重慎與。與兮若冬涉川,心難之也。猶兮若畏四鄰;其進退猶猶如拘制,若人犯法,畏四鄰知之也。儼兮其若容;如客畏主人,儼然無所造作也。渙兮若冰之將釋,渙者,解散。釋者,消亡。除情去欲,日以空虛。敦兮其若朴,敦者,質厚。朴者,形未分。內守精神,外無文采也。曠兮其若谷;曠者,寬大。谷者,空虛。不有德功名,無所不包也。渾兮其若濁。渾者,守本真,濁者,不照然。與眾合同,不自專也。孰能濁以靜之,徐清。孰,誰也。誰能知水之濁止而靜之,徐徐自清也。孰能安以久動之,徐生。誰能安靜以久,徐徐以長生也。保此道者,不欲盈。保此徐生之道,不欲奢泰盈溢。夫惟不盈,故能蔽不新成。夫為不盈滿之人,能守蔽不為新成。蔽者,匿光榮也。新成者,貴功名。
【釋文】古時候的有道之士,他們的靈性是微細奧妙的,他的本性是永遠通達的。這都是外人難以窺測,難以了解的玄機。就是這樣難以窺測他的玄機,如果要去描述古代有道之士的話,也只能勉強形容而已。比如他們在處理事物方面的行動,絕對不會急迫衝動,就好像古時候的「豫獸」一樣,一定要等到冬天河水的冰結凍了,才敢走過,否則未等到河水結冰,就魯莽走過去,不是等於自己去送死嗎?他慎獨的工夫,就好像古時候的「猶獸」要下山一樣的謹慎,不敢擾動山下村莊的百姓,否則牠的生命就危險了。因此古代的有道之士,他為人恭敬的樣子,就好像身為主人禮遇貴賓一樣的謹慎,不敢輕舉妄動。在心性清靜方面,他對一切外緣的干擾心不染著,就好像春風中的冰,自然的解凍散開一樣。因此他心中淳厚的本性,就好像一塊木頭尚未雕琢一樣的樸實無華。心胸的開闊,就好像空曠中的山谷,能夠虛受一切,涵容萬物。並且他有大智若愚的美德,將自己混合在污濁的水中一樣。這就是聖人不自以為自己是聖人,所以才能成為聖人,凡人自命不凡,所以才越像一個凡人的道理呀!所以,誰能像他們 (古時有道之士 ),在動盪之中,還能除去心中污濁的惡水,使他慢慢的澄清呢?誰能在安定自守之中,久久以待使體內的清正之氣發動呢?因此能夠保持以上這章道理的人,他一定是虛心知足的人,不自滿,不自傲的人。就是因為他不自滿,不自傲,只是為了世人著想,反而使自己得到永生之道。
【解脫】天道難以了知,不必老是想去窺伺;須知:有幾分敬畏就有幾分福氣。生命不是用分別心去認識,而是用無分別心去感通,真切的感通起於敬畏。寧靜之後,再啟動,這樣的啟動才是強勁而有力的。不避混濁,能讓混濁澄清,這才是真功夫。朋友,息心止慮吧!

致知的極點--復命章第十六

致虛極,守靜篤①。萬物並作②,吾以觀復③。夫物芸芸④,各復歸其根。歸根⑤曰靜,是曰⑥復命⑦。復命曰常⑧,知常曰明⑨。不知常,妄作凶。知常容⑩,容乃公,公乃王⑪,王乃天⑫,天乃道,道乃久,沒身不殆。

【註釋】
①致虛極,守靜篤:虛和靜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寧靜狀態,但由於外界的干擾、誘惑,人的私慾開始活動。因此心靈蔽塞不安,所以必須注意"致虛"和"守靜",以期恢復心靈的清明。極、篤,意為極度、頂點。
②作:生長、發展、活動。
③復:循環往復。
④芸芸:茂盛、紛雜、繁多。
⑤歸根:根指道,歸根即復歸於道。
⑥是曰:一本作"靜曰"。一本作"是謂"。
⑦復命:復歸本性,重新孕育新的生命。
⑧常:指萬物運動變化的永恆規律,即守常不變的規則。
⑨明:明白、了解。
⑩容:寬容、包容。
⑪王:周到、周遍。
⑫天:指自然的天,或為自然界的代稱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致虛極,守靜篤。言致虛,物之極篤;守靜,物之真正也。萬物並作,動作生長。吾以觀復。以虛靜觀其反復。凡有起於虛,動起於靜,故萬物雖並動作,卒復歸於虛靜,是物之極篤也。夫物芸芸,各復歸其根。各反其所始也。歸根曰靜,是曰復命。復命曰常,歸根則靜,故曰靜。靜則復命,故曰復命也。復命則得性命之常,故曰常也。知常曰明。不知常,妄作凶。常之為物,不偏不彰,無皦昧之狀,溫涼之象,故曰知常曰明也。唯此復乃能包通萬物,無所不容,失此以往,則邪入乎分,則物離其分,故曰不知常,則妄作凶也。知常容,無所不包通也。容乃公,無所不包通,則乃至於蕩然公平也。公乃王,蕩然公平,則乃至於無所不周普也。王乃天,無所不周普,則乃至於同乎天也。天乃道,與天合德,體道大通,則乃至於極虛無也。道乃久,窮極虛無,得道之常,則乃至於不有極也。沒身不殆。無之為物,水火不能害,金石不能殘。用之於心則虎兕無所投其齒角,兵戈無所容其鋒刃,何危殆之有乎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歸根第十六)】致虛極,得道之人,捐情去欲,五內清靜,至於虛極。守靜篤,守清靜,行篤厚。萬物並作,作,生也。萬物並生也。吾以觀復。言吾以觀見萬物無不皆歸其本也。人當念重其本也。夫物芸芸,芸芸者,華葉盛也。各復歸其根,言萬物無不枯落,各復反其根而更生也。歸根曰靜,靜謂根也。根安靜柔弱,謙卑處下,故不復死也。是謂復命。言安靜者是為復還性命,使不死也。復命曰常。復命使不死,乃道之所常行也。知常曰明;能知道之所常行,則為明。不知常,妄作凶。不知道之所常行,妄作巧詐,則失神明,故凶也。知常容,能知道之所常行,去情忘欲,無所不包容也。容乃公,無所不包容,則公正無私,眾邪莫當。公乃王,公正無私,可以為天下王。治身正則形一,神明千萬,共湊其躬也。王乃天,能王,德合神明,乃與天通。天乃道,德與天通,則與道合同也。道乃久。與道合同,乃能長久。沒身不殆。能公能王,通天合道,四者純備,道德弘遠,無殃無咎,乃與天地俱沒,不危殆也。
【釋文】如果人能夠致知,達到虛無妙境,虛空妙有的時候,便可達到大智慧的極點,達到大智慧的極點,又能誠心誠意的守靜達到最高止境之時。那麼萬物的生長、孕育、死亡,我們就能夠從無形的氣胞,觀察到有形的物體。又能從有形的物體,觀察到無形的氣胞,這些生生化化的過程,我們不難去發現它週而復始,循環不息的奧妙。因此雖然萬物是眾多的,但是最後還是要回歸到生命的根源。萬物回歸到自己生命的根源,就叫做「靜」,靜也就是回復到自己真我的生命。回復到真我的生命,才是真正的長生。知道什麼是長生的人,可說是明白什麼是「假我」,什麼是「真我」的人。如果不明白靈性不滅的人,大都是胡思亂想,或是異想天開的人,因此容易輕舉妄動,一旦輕舉妄動,往往就要招來災殃了。因此想珍惜真我的人,他能容受一切,無所不包,所以這種人的心胸開朗,更是大公無私。像這樣至公無私的人,就會將挽救蒼生視為己任,這就是聖人了。所以聖人也稱為「王」,既然是王,必然是順天行事了。能夠順天行事,就合乎真常之道。能夠合乎真常之道的人,就是假我的肉體死了,也不會墮入六道輪迴。
【解脫】要相信生命自己有一回歸與生長的可能,不必造作,不必擔心。虛心吧!由他去吧!他會自己好好生長的,只要關懷他,不要控制他。真正的包容是不必忍受、不必包容,讓他來去自如,如如生長。「道」是你的道、我的道、他的道,大家的道,它靜靜地等著你。

國君的治世--知有章第十七

太上①,下知有之②,其次親而譽之,其次畏之,其次侮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悠兮③其貴言④,功成事遂,百姓皆謂我自然⑤。

【註釋】
①太上:至上、最好,指最好的統治者。
②下知有之:人民不知有統治者的存在。
③悠兮:悠閒自在的樣子。
④貴言:指不輕易發號施令。
⑤自然:自己本來就如此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太上,下知有之,大上,謂大人也。大人在上,故曰大上。大人在上,居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,萬物作焉而不為始,故下知有之而已,言從上也。其次親而譽之,不能以無為居事,不言為教,立善行施,使下得親而譽之也。其次畏之,不能復以恩仁令物,而賴威權也。其次侮之。不能法以正齊民,而以智治國,下知避之,其令不從,故曰,侮之也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夫御體失性則疾病生,輔物失真則疵釁作。信不足焉,則有不信,此自然之道也。已處不足,非智之所齊也。悠兮其貴言,功成事遂,百姓皆謂我自然。自然,其端兆不可得而見也,其意趣不可得而覩也,無物可以易其言,言必有應,故曰,悠兮其貴言也。居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,不以形立物,故功成事遂,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淳風第十七)】太上,下知有之。太上,謂太古無名之君。下知有之者,下知上有君,而不臣事,質朴也。其次,親之譽之。其德可見,恩惠可稱,故親愛而譽之。其次畏之。設刑法以治之。其次侮之。禁多令煩,不可歸誠,故欺侮之。信不足焉,﹝有不信焉﹞。君信不足於下,下則應之以不信,而欺其君也。猶兮其貴言。說太上之君,舉事猶,貴重於言,恐離道失自然也。功成事遂,謂天下太平也。百姓皆謂我自然。百姓不知君上之德淳厚,反以為己自當然也。
【釋文】上古時候,有德的聖君,行不言之教,處無為之事,使天下百姓不知不覺的自化,如此人民暗受聖君的恩賜,仍然不知道有聖君的存在。再其次的賢明國君,雖然不能像上古的聖君一樣淳樸無為,但尚能以德教化百姓,親近百姓,如此仁德的國君,還能得到天下百姓的稱讚頌揚。再其次的時期,再其次的國君,他教化百姓,就以刑政與賞罰去治理人民,這時候的人民,就知道畏懼國君了。最差一等的國君,就無道無德了,他只會以權術愚弄人民,所以人民也就開始輕視侮辱國君了。這是什麼原因呢?就是因為這種國君本身的誠信不足,所以人民也就不相信他呀!因此想要達到上古淳樸的治世風氣,首先必要貴重他的號令,誠信他的語言。使人民都能安居樂業,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鑿井而飲,耕田而食,人人都能順利將自己的事做好,這種國君的治世,才可算是大功告成了。可是大功告成之後,人民還是不曉得這是國君的功勞,反而說:「這是很自然的事嘛!」所以這種國君的治世,才是最上等無為的國君呀!
【解脫】重點是怎樣把事情做好,不是誰得了權位、誰去完成,誰享了大名。你給出的是天地、是心情、是可能,不是指導、不是控制、不是督促。控制森嚴,這是最不好的管理方式,能物各付物,自然而然才好。不要讓學生老覺得是你教給他的,不要讓兒子老覺得是你傳給他的,自然才好。

仁義與孝慈--四有章第十八

大道廢①,有仁義;智慧出②,有大偽;六親不和③,有孝慈④;國家昏亂,有忠臣。

【註釋】
①大道:指社會政治制度和秩序。
②智慧:聰明、智巧。
③六親:父子、兄弟、夫婦。
④孝慈:一本作"孝子"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大道廢,有仁義;失無為之事,更以施慧立善道,進物也。智慧出,有大偽;行術用明,以察姦偽;趣睹形見,物知避之。故智慧出則大偽生也。六親不和,有孝慈;國家昏亂,有忠臣。甚美之名生於大惡,所謂美惡同門。六親,父子兄弟夫婦也。若六親自和,國家自治,則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。魚相忘於江湖之道,則相濡之德生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俗薄第十八)】大道廢,有仁義。大道之時,家有孝子,戶有忠信,仁義不見也。大道廢不用,惡逆生,乃有仁義可傳道。智慧出,有大偽。智慧之君賤德而貴言,賤質而貴文,下則應之以為大偽姦詐。六親不和,有孝慈。六紀絕,親戚不合,乃有孝慈相牧養也。國家昏亂,有忠臣。政令不明,上下相怨,邪僻爭權,乃有忠臣匡正其君也。此言天下太平不知仁,人盡無欲不知廉,各自潔己不知貞。大道之世,仁義沒,孝慈滅,猶日中盛明,眾星失光。
【釋文】很多事情是很巧妙的,不相信你看,當大道難行於世的時候,才顯出仁義的可貴,大道普行的時候,反而現不出仁義在什麼地方,也不知什麼叫做「仁義」。就好像上古時代,人心純樸,順天行事,大道普行,到中古時代,大道就漸漸難行於世了,因此至聖孔子看到大道就要廢棄的時候,便大力提倡「仁義」。這也是大道廢棄以後,才出現的「仁義」呀!一旦到了科學越發達,社會越文明的時候,人心越奸巧虛偽,到那個時候,人民也不遵守仁義道德了,因此投機取巧,欺詐攻訐的事也就層出不窮了。當六親和的時候,雖然有孝慈的人,但因為六親祥和,就顯不出有什麼孝慈。而且因為人人孝慈,則不知誰是孝慈,一旦在六親不合的情況下,倘若有人還能行孝慈的事,這就難能可貴了,更能顯出這個人的孝慈。有忠臣必有奸臣,但是在天下太平的時候,就顯不出誰是忠臣,誰是奸臣,一旦到國家戰亂的時候,奸臣則賣國求榮,忠臣便盡其無私之心,捨身報國。成為萬古不朽的忠臣之名。因此是「國家昏亂,有忠臣」。
【解脫】強調什麼,其實就是失去什麼,要懂得安享幸福,不要老追索幸福。大道自然,無情有情,沒有強迫,卻有道理,不用擔心。與其立志成為忠臣孝子,無寧盼望六親和順、天下太平。與其一直提醒自己要怎麼樣,不如讓自己就這樣、就這樣,如如自然。

回歸純真--樸素章第十九

絕聖棄智①,民利百倍;絕仁棄義,民復孝慈;絕巧棄利,盜賊無有。此三者②以為文③不足,故令有所屬④﹕見素抱樸⑤,少私寡欲。

【註釋】
①絕聖棄智:拋棄聰明智巧。此處“聖”不作“聖人”,即最高的修養境界解,而是自作聰明之意。
②此三者:指聖智、仁義、巧利。
③文:條文、法則。
④屬:歸屬、適從。
⑤見素抱樸:意思是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。“素”是沒有染色的絲;“樸”是沒有雕琢的木;素、樸是同義詞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絕聖棄智,民利百倍;絕仁棄義,民復孝慈;絕巧棄利,盜賊無有。此三者以為文不足,故令有所屬: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。聖智,才之善也。仁義,人之善也。巧利,用之善也。而直云絕,文甚不足,不令之有所屬,無以見其指,故曰,此三者以為文而未足,故令人有所屬,屬之於素樸寡欲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還淳第十九)】絕聖 絕聖制作,反初守元。五帝垂象,倉頡作書,不如三皇結繩無文。棄智,棄智慧,反無為。民利百倍。農事修,公無私。絕仁棄義,絕仁之見恩惠,棄義之尚華言。民復孝慈。德化淳也。絕巧棄利,絕巧者,詐偽亂真也。棄利者,塞貪路閉權門也。盜賊無有。上化公正,下無邪私。此三者,謂上三事所棄絕也。以為文不足,以為文不足者,文不足以教民。故令有所屬。當如下句。見素抱樸,見素者,當抱素守真,不尚文飾也。抱朴者,當見其篤朴1,以示下,故可法則。少私寡欲。少私者,正無私也。寡欲者,當知足也。

1. 當見其篤朴 : 或作「當抱其質朴」。《中華書局》本改為「當抱其質朴」。

【釋文】真正的聖人,不自以為聖人,如至聖先師孔夫子在世的時候,以聖人之行,但不以聖人之名自居,反而使他的聖名長久,就是因為他能夠棄除智巧的心機,順其自然,反而能夠讓人民學習他言行的榜樣,這對人民來說,是利益百倍的。在力行仁義的時候也是一樣,不必刻意去標榜自己,能夠這樣的話,人人才能回復到孝慈的自然本性。比如說,人人都不以奸巧的手段去騙人,那麼其他的人,就不會起盜賊之心了。以上這三種理論,有些人認為是多餘的文章,是難以感化天下的。所以我就另外傳下一種啟示,來教導天下的百姓。就是持守樸素純潔,少思寡慾,回復到純真的本性。
【解脫】不要貪取美名,要懂得務實,真正的務實就是不強求、就是自然!用再多的語言文字去教導,都不如自自然然的生長。讓你的天真朗現吧!永遠懷抱著真樸的本心吧!這樣自然快活!自我降到最低,才能升起真正的我;欲望減到最少,才能升起生命的真實動力。

視萬物為一體--食母章第二十

絕學無憂⓪,唯之與阿①,相去幾何﹖善之與惡②,相去若何﹖人之所畏③,不可不畏。荒兮④其未央哉⑤﹗眾人熙熙⑥,如享太牢⑦,如春登台⑧。我⑨獨泊兮⑩,其未兆⑪,如嬰兒之未孩⑫;儡儡兮⑬,若無所歸。眾人皆有餘⑭,而我獨若遺⑮。我愚人之心也哉⑯﹗ 沌沌兮⑰,俗人昭昭⑱,我獨若昏⑲。俗人察察⑳,我獨悶悶(21)。澹兮(22)其若海,飂兮(23)若無止。眾人皆有以(24),而我獨頑似鄙(25)。我獨異於人,而貴食母(26)。

【註釋】
⓪絕學無憂:指棄絕仁義聖智之學。
①唯之與阿:唯,恭敬地答應,這是晚輩回答長輩的聲音;阿,怠慢地答應,這是長輩回答晚輩的聲音。唯的聲音低,阿的聲音高,這是區別尊貴與卑賤的用語。
②善之與惡:善,一本作"美",惡作醜解。即美醜、善惡。
③畏:懼怕、畏懼。
④荒兮:廣漠、遙遠的樣子。
⑤未央:未盡、未完。
⑥熙熙:熙,和樂,用以形容縱情奔欲、興高采烈的情狀。
⑦享太牢:太牢是古代人把準備宴席用的牛、羊、豬事先放在牢裡養著。此句為參加豐盛的宴席。
⑧如春登台:好似在春天裡登台眺望。
⑨我:可以將此“我”理解為老子自稱,也可理解為所謂“體道之士”。
⑩泊:淡泊、恬靜。
⑪未兆:沒有徵兆、沒有預感和跡象,形容無動於衷、不炫耀自己。
⑫孩:同“咳”,形容嬰兒的笑聲。
⑬儡儡兮:疲倦閒散的樣子。
⑭有餘:有豐盛的財貨。
⑮遺:不足的意思。
⑯愚人:純樸、直率的狀態。
⑰沌沌兮:混沌,不清楚。
⑱昭昭:智巧光耀的樣子。
⑲若昏:愚鈍暗昧的樣子。
⑳察察:嚴厲苛刻的樣子。
(21)悶悶:純樸誠實的樣子。
(22)澹兮:遼遠廣闊的樣子。
(23)飂兮:急風。
(24)有以:有用、有為,有本領。
(25)頑似鄙:形容愚陋、笨拙。
(26)貴食母:母用以比喻“道”,道是生育天地萬物之母。此名意為以守道為貴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絕學無憂,唯之與阿,相去幾何?善之與惡,相去若何?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下篇,為學者日益,為道者日損。然則學求益所能,而進其智者也,若將無欲而足,何求於益。不知而中,何求於進。夫燕雀有匹,鳩鴿有仇,寒鄉之民,必知旃裘,自然已足,益之則憂。故續鳧之足,何異截鶴之頸,畏譽而進,何異畏刑。唯阿美惡,相去若何?故人之所畏,吾亦異焉,未敢恃之以為用也。荒兮其未央哉!歎與俗相返之遠也。眾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春登臺。眾人迷於美進,惑於榮利,欲進心競,故熙熙如享太牢,如春登臺也。我獨怕兮其未兆,如嬰兒之未孩;言我廓然,無形之可名,無兆之可舉,如嬰兒之未能孩也。儽儽兮,若無所歸。若無所宅。眾人皆有餘,而我獨若遺。眾人無不有懷有志,盈溢胸心,故曰,皆有餘也。我獨廓然,無為無欲,若遺失之也。我愚人之心也哉!絕愚之人,心無所別析,意無所美惡,猶然其情不可睹,我頹然若此也。沌沌兮,無所別析,不可為名。俗人昭昭,耀其光也。我獨若昏。俗人察察,分別別析也。我獨悶悶。澹兮其若海,情不可睹。飂兮若無止。無所繫縶。眾人皆有以,以,用也。皆欲有所施用也。而我獨頑似鄙。無所欲為,悶悶昏昏,若無所識,故曰,頑且鄙也。我獨異於人,而貴食母。食母,生之本也。人者皆棄生民之本,貴末飾之華,故曰,我獨欲異於人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異俗第二十)】絕學 絕學不真,不合道文。無憂。除浮華則無憂患也。唯之與阿,相去幾何。同為應對而相去幾何。疾時賤質而貴文。善之與惡,相去若何。善者稱譽,惡者諫諍,能相去何如。疾時惡忠直,用邪佞也。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人謂道人也。人所畏者,畏不絕學之君也。不可不畏,近令色,殺仁賢。荒兮其未央哉!言世俗人荒亂,欲進學為文,未央止也。眾人熙熙,熙熙,放淫多情欲也。如享太牢,如飢思太牢之具,意無足時也。如春登臺。春,陰陽交通,萬物感動,登台觀之,意志淫淫然。我獨怕兮其未兆,我獨怕然安靜,未有情欲之形兆也。如嬰兒之未孩。如小兒未能答偶人時也。乘乘兮若無所歸。我乘乘如窮鄙,無所歸就。眾人皆有餘,眾人餘財以為奢,餘智以為詐。而我獨若遺。我獨如遺棄,似於不足也。我愚人之心也哉,不與俗人相隨,守一不移,如愚人之心也。沌沌兮。無所分別。俗人昭昭,明且達也。我獨若昏。如闇昧也。俗人察察,察察,急且疾也。我獨悶悶。悶悶,無所割截。忽兮若海,我獨忽忽,如江海之流,莫知其所窮極也。漂兮若無所止。我獨漂漂,若飛若揚,無所止也,志意在神域也。眾人皆有以,以,有為也。而我獨頑我獨無為。似鄙。鄙,似若不逮也。我獨異於人我獨與人異也。而貴食母。食,用也。母,道也。我獨貴用道也。
【釋文】只要斷絕奸巧的心思,反而使人沒有分別計較的憂愁。比如在接待對話之間,輕輕和氣的回答「唯」,和不耐煩忿怒的回答「啊」,這兩句話同樣是聲音,相差有多少呢?雖然相差沒有多少!可是在別人聽到耳裡的感受就不同了,一種是覺得良善的,另一種就覺得惡意的。所以只是一句話的應聲回答,良善與惡意,就很明白的表露出來,每個人都相信覺得很可怕,我也一樣,不能不怕呀!可是世人不修心德,心田寶地都好像荒廢的田園一樣,忿恨貪慾的雜草到處叢生,不去修剪。這種貪慾無厭的樣子,就好像要參加豐盛的筵席一樣很想嚐試。又像春天登上高台,遠眺風景一樣的愉快。唯有我的心境淡泊恬適,心清意定。就好像嬰兒在母體的懷抱中。好像動,又好像不動,沒有思慾,也沒有煩惱,像這種不沾染世俗的樣子,又好像無所歸的遊子一般。不像世人經常自得意滿,尤其在追求功名利祿的時候,就好像有用不完的才智與能力。而我的才智與能力,就好像遺失一樣,心境之中空空洞洞,我真像愚人啊!是那麼的無知無識,渾渾沌沌的。尤其世人的眼目,謀慮多端,就好像尤其世人的眼目,謀慮多端,就好像精明銳利的樣子。唯有我昏昏昧昧,像無知的小孩。還有世人斤斤計較的樣子,就好像很會分別。唯我像沒有知識的人,不知道怎樣去分別與計較。哈!我的心恬淡寧靜,就好像大海一樣的深闊廣大。像風一的飄搖自在,不執著一定的住所。世人都仗恃自己聰明才智,以為自己很有作為。而我呢就像一位愚頑又鄙陋的粗人。我跟世人不一樣,是因為我一心以道為重,視萬物為一體,就好像時時要吸食母奶的嬰兒一樣。得到母乳,性命可全,失去母乳,性命就難保了呀!
【解脫】不要擔心學不好,放下吧!沒有了憂愁,沒有了煩惱,一切會好!人家所畏懼的,我們也就不可以不畏懼,這是世事之然,就這樣!不必老為自己打算,倒是寧可守著自然虛靜之道。烜赫顯耀、精明能幹,不如渾渾無心、默默無名,自在的好。當爸爸就要給人,當兒子卻永遠有媽媽的支持!又當個兒子吧!

原文:道德經
上卷 下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