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頁

《道德經》全文及釋義(六)

下篇德經(第48~57章)

無為的妙處--日損章第四十八

為學日益①,為道日損②。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。無為而無不為③。取④天下常以無事⑤,及其有事⑥,不足以取天下。

【註釋】
①為學日益:為學,是反映探求外物的知識。此處的“學”當指政教禮樂。日益:指增加人的知見智巧。
②為道日損:為道,是通過冥想或體驗的途徑,領悟事物未分化狀態的“道”。此處的“道”,指自然之道,無為之道。損,指情慾文飾日漸泯損。
③無為而無不為:不妄為,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。
④取:治、攝化之意。
⑤無事:即無擾攘之事。
⑥有事:繁苛政舉在騷擾民生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為學日益,務欲進其所能,益其所習。為道日損。務欲反虛無也。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。無為而無不為。有為則有所失,故無為乃無所不為也。取天下常以無事,動常因也。及其有事,自己造也。不足以取天下。失統本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忘知第四十八)】為學日益,學謂政教禮樂之學也。日益者,情欲文飾日以益多。為道日損。道謂之自然之道也。日損者,情欲文飾日以消損。損之又損,損情欲也。又損之,所以漸去。以至於無為,當恬淡如嬰兒,無所造為也。無為而無不為。情欲斷絕,德於道合,則無所不施,無所不為也。取天下常以無事,取,治也。治天下當以無事,不當以勞煩也。及其有事,不足以取天下。及其好有事,則政教煩,民不安,故不足以治天下也。
【釋文】一個人如果是為了學問求知見的話是有益的,但是這種「益」只是短暫的,而學道就不同,因為學道是要損去知見,除去情慾,更要排除妄念,所以是「為道日損」。除了損去知見、情慾、妄念之外,更要把人情世態及名利虛華一併丟棄,這樣物我兩忘私慾淨盡之後,就是達成無為的境界了。有了無為的境界,就是無所不為了,可是這個「無為」,其中隱藏著深妙的玄機,是動中之靜,靜中之動的無為,是虛中之實,實中之虛的無為。譬如天之無為而四時能行,地之無為而萬物能生。因此人與天地合為三才,如果人能無為,真性了然,萬物的造化,無不在身心之中,此是人之無為的妙處。所以要得到天下,如果以私慾之心,或是仗恃自己的力量去取得的人,那麼將不可得。所以一個真正體悟大道的人,他會以道德仁義去取得天下,如古時候的「堯、舜、禹」這些聖人就是一個榜樣,不但取得天下,又取得天下人民的心,這才是真正的取得天下。而「秦始皇」就不同了,他以私慾的作為,想將天下納為己有,其實這種作為反而使人痛恨,使天地神祗不悅,所以像這種取得天下的方法是不足以效法的。
【解脫】渾默之智,無為天成,放得下,提得起,這樣才能做大事!不要老往外去追逐,要回頭觀照自己;觀照自己,才能歇心!做個管理者,最重要的是:不生事擾民,但要無事而有事!不執著、不造作,只是當下活著!這就是生,就是活,活出意義,活出個自然天機!

聖人之心--德善章第四十九

聖人無常心①,以百姓心為心。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;德善②。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;德信。聖人在,天下歙歙焉③,為天下渾其心④,百姓皆注其耳目⑤,聖人皆孩之⑥。

【註釋】
①無常心:一本作"常無心"。意為長久保持無私心。
②德:假借為“得”。
③歙:意為吸氣。此處指收斂意欲。
④渾其心:使人心思化歸於渾樸。
⑤百姓皆注其耳目:百姓都使用自己的智謀,生出許多事端。
⑥聖人皆孩之:聖人使百姓們都回復到嬰孩般純真質樸的狀態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聖人無常心,以百姓心為心。動常因也。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,各因其用則善不失也。德善。無棄人也。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,德信。聖人在,天下歙歙,為天下渾其心,百姓皆注其耳目,各用聰明。聖人皆孩之。皆使和而無欲,如嬰兒也。夫天地設位,聖人成能,人謀鬼謀,百姓與能者,能者與之,資者取之,能大則大,資貴則貴,物有其宗,事有其主,如此則可冕疏充目而不懼於欺,黈纊塞耳而無戚於慢,又何為勞一身之聰明,以察百姓之情哉。夫以明察物,物亦競以其明應之,以不信察物,物亦競以其不信應之。夫天下之心,不必同其所應,不敢異則莫肯用其情矣。甚矣,害之大也,莫大於用其明矣,夫在智則人與之訟,在力則人與之爭,智不出於人而立乎訟地,則窮矣。力不出於人而立乎爭地,則危矣。未有能使人無用其智力乎己者也,如此則己以一敵人,而人以千萬敵己也。若乃多其法網,煩其刑罰,塞其徑路,攻其幽宅,則萬物失其自然,百姓喪其手足,鳥亂於上,魚亂於下,是以聖人之於天下,歙歙焉,心無所主也,為天下渾心焉,意無所適莫也。無所察焉,百姓何避,無所求焉,百姓何應,無避無應,則莫不用其情矣。人無為舍其所能而為其所不能,舍其所長而為其短,如此,則言者言其所知,行者行其所能,百姓各皆注其耳目焉,吾皆孩之而已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任德第四十九)】聖人無常心,聖人重改更,貴因循,若自無心。以百姓心為心。百姓心之所便,聖人因而從之。善者吾善之,百姓為善,聖人因而善之。不善者吾亦善之,百姓雖有不善者,聖人化之使善也。德善。百姓德化,聖人為善信者吾信之,百姓為信,聖人因而信之。不信者吾亦信之,百姓為不信,聖人化之為信者也。德信。百姓德化,聖人以為信。聖人在天下怵怵,聖人在天下怵怵常恐怖,富貴不敢驕奢。為天下渾其心。言聖人為天下百姓混濁其心,若愚闇不通也。百姓皆注其耳目,注,用也。百姓皆用其耳目為聖人視聽也。聖人皆孩之。聖人愛念百姓如嬰孩赤子,長養之而不責望其報。
【釋文】所以說聖人的心,是隨其百姓的心態習俗隨宜制化的,他不以一己之見教人,更不以私見或是分別之心待人。所以聖人既然無分別之心,那麼看到善良的人,或是見到善良的事情,聖人也以仁慈之心去親近他,看到不善的人,見到不善的事情,聖人也一樣以仁德之心去感召他。而且聖人在待人接物方面,皆以誠信待人,無論是守信的人,聖人他這樣對待他們,連一些沒有誠信的人,他也是一樣以誠信對待他們,使這些不誠信的人,能受到聖人的德性感召而歸於誠信,這就是聖人的德信啊!所以聖人生活於天下之間,每每為天下的百姓,因為不知泰然自處,更做出悖理越軌的醜事而擔憂,及感到恐懼不安,所以聖人何等的慈悲,他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,而渾濁了自己清靜的性體。因此聖人有這麼大的慈悲心,所以天下的百姓皆以他為依歸,時時的仰望著他,想聽聽他的話,聽聽他的道理,想看看他,看看聖人的慈容。所以聖人有這無上的德威,他看到天下百姓,就像看到自己親生的小孩一樣,去教導他,去感化他,這就是聖人可敬之處啊!
【解脫】直心行善,入於造化之源,不計較眼前的利害,此是真積德!大道無私,只要讓開,天理自然彰顯,灑落工夫就此做去!渾默之智,翕合其心,能止能觀,萬物自在自得!放棄了權利的自我,心中常有別人,這樣才能有一超越的大我!

出生入死--生死章第五十

出生入死①。生之徒②,十有三③;死之徒④,十有三;人之生,動之死地⑤,亦十有三。夫何故﹖以其生生之厚⑥。蓋聞善攝生者⑦,陸行不遇兕虎⑧,入軍不被甲兵⑨;兕無所投其角,虎無所措其爪,兵無所容其刃。夫何故﹖以其無死地⑩。

【註釋】
①出生入死:出世為生,入地為死。一說離開了生存必然走向死亡。
②生之徒:徒,應釋為類。生之徒即長壽之人。
③十有三:十分之三。
④死之徒:屬於夭折的一類。
⑤人之生,動之死地:此句意為人本來可以長生的,卻意外地走向死亡之路。
⑥生生之厚:由於求生的慾望太強,營養過剩,因而奉養過厚了。
⑦攝生者:攝生指養生之道,即保養自己。
⑧兕:屬於犀牛類的動物。
⑨入軍不被甲兵:戰爭中不被殺傷。
⑩無死地:沒有進入死亡範圍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出生入死。出生地,入死地。生之徒,十有三;死之徒,十有三;人之生,動之死地,亦十有三。夫何故?以其生生之厚。蓋聞善攝生者,陸行不遇兕虎,入軍不被甲兵;兕無所投其角,虎無所措其爪,兵無所容其刃。夫何故?以其無死地。十有三,猶云十分有三分,取其生道,全生之極,十分有三耳。取死之道,全死之極,亦十分有三耳。而民生生之厚,更之無生之地焉,善攝生者無以生為生,故無死地也。器之害者,莫甚乎兵戈,獸之害者,莫甚乎兕虎,而令兵戈無所容其鋒刃,虎兕無所措其爪角,斯誠不以欲累其身者也,何死地之有乎。夫蚖蟺以淵為淺,而鑿穴其中,鷹鸇以山為卑,而增巢其上,矰繳不能及,網罟不能到,可謂處於無死地矣,然而卒以甘餌,乃入於無生之地,豈非生生之厚乎,故物茍不以求離其本,不以欲渝其真,雖入軍而不害,陸行而不可犯也,赤子之可則而貴信矣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貴生第五十)】出生入死。出生,謂情欲出五內,魂靜魄定,故生。入死,謂情欲入於胸臆,精勞神惑,故死。生之徒十有三,死之徒死十有三,言生死之類各有十三,謂九竅四關也。其生也目不妄視,耳不妄聽,鼻不妄嗅,口不妄言,味,手不妄持,足不妄行,精神不妄施。其死也反是也。人之生,動之死地十有三。人知求生,動作反之十三死也。夫何故,問何故動之死地也。以其求生之厚。所以動之死地者,以其求生活之事太厚,違道忤天,妄行失紀。蓋以聞善攝生者,攝,養也。路行不遇兕虎,自然遠離,害不干也。入軍不披甲兵,不好戰以殺人。兕無投其角,虎無所措爪,兵無所容其刃。養生之人,兕虎無由傷,兵刃無從加之也。夫何故,問兕虎兵甲何故不加害之。以其無死地。以其不犯十三之死地也。言神明營護之,此物不敢害。
【釋文】人與萬物一樣,凡出生於世,就有死去的一天。可是人生存在生與死之間,分為三種:第一種人,是小孩正在生長的年齡,這種比例,在十個人當中佔有三個。第二種人,是老年將死的年齡,也是十個人當中佔有三個。第三種人,是在中年的時期就轉向死亡的人,像這種人,也是十個人當中佔有三個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就是因為這種人他嗜慾太深了,自奉太厚了,常常因謀求衣食而勞累了生命,所以反而傷了生命,因此很早就歸向死亡之路了。但是聽說很會攝養生命的人,這種人大概十個人之中,還不到一個人吧!這種人他了解真正的生死之道,所以他不屬於生,也不屬於死,他超越了生死的假相,所以他生在世也不感到可喜,就是死了也不會感到悲哀,因為他已領悟到,真我的生命是不生也是不死的。所以這種人在陸地上走的時候,好像不會遇到一些犀牛老虎之類野獸,就是遇到這些野獸也不會去傷害牠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聖人慈懷愛物,不傷害萬物,就好像動物園的園丁一樣,他了解動物的心,動物也了解他的心,所以就不會被傷害了。而且這種人即使走入了戰場,也是出入無妨的,因為一個有聖德的人,不但是將軍敬畏他,連兵卒都敬畏他。因此以上所說的,犀牛雖然兇悍,卻不以角去攻擊他。虎雖然勇猛,可是看了這種人,爪子也好像失去了作用一般。連兵卒作戰的刀器,看到這種人,也都不知道攻擊了。這是什麼原因呢?就是因為聖人早已把生命託付給天地了,因此他把假我的肉體早已看空了,在「我空」之下,豈有死亡之理呢?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仇視與野獸這類的敵人,因為他已把萬物看成一體了。
【解脫】生命的特質就是它自己有他的生、他的命,因此不能太奢求,也不能太用心,要渾默些、放得下,往往好過活!「生命」、「生命」,有「生」,有「命」,「生」是創造,「命」是限制,正視「命」,才有得「生」。藏其殺機,不如消化殺氣,化得了殺氣,就可以「無死地」,就可以「保生」!「處所情境」就是「天地」,有天有地,便是道理,便是生命之所寄!

道體的德性--尊貴章第五十一

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勢①成之。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。道之尊,德之貴,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②。故道生之,德畜之。長之育之,亭之毒之③,養④之覆⑤之。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。是謂玄德⑥。

【註釋】
①勢:萬物生長的自然環境。一說:勢者,力也;一說,對立。
②莫之命而常自然:不干涉或主宰萬物,而任萬物自化自成。
③亭之毒之:一本作"成之熟之"。
④養:愛養、護養。
⑤覆:維護、保護。
⑥玄德:即上德。它產生萬物而不居為己有,養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勢成之。物生而後畜,畜而後形,形而後成,何由而生?道也;何得而畜?德也;何由而形?物也;何使而成,勢也。唯因也,故能無物而不形;唯勢也,故能無物而不成。凡物之所以生,功之所以成,皆有所由,有所由焉,則莫不由乎道也。故推而極之,亦至道也。隨其所因,故各有稱焉。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。道者,物之所由也。德者,物之所得也。由之乃得,故曰不得不失,尊之則害,不得不貴也。道之尊,德之貴,夫莫之命而常自然。命並作爵。故道生之,德畜之。長之育之,亭之毒之,養之覆之。謂成其實,各得其庇蔭,不傷其體矣。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為而不有。長而不宰。是謂玄德。有德而不知其主也,出乎幽冥,是以謂之玄德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養德第五十一)】道生之,道生萬物。德畜之,德,一也。一主布氣而蓄養物形之,一為萬物設形像也。勢成之。一為萬物作寒暑之勢以成之。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。道德所為,無不盡驚動,而尊敬之。道之尊,德之貴,夫莫之命而常自然。道一不命召萬物,而常自然應之如影響。故道生之,德畜之,長之育之,成之孰之,養之覆之。道之於萬物,非但生而已,乃復長養、成孰、覆育,全其性命。人君治國治身,亦當如是也。生而不有,道生萬物,不有所取以為利也。為而不恃,道所施為,不恃望其報也。長而不宰,道長養萬物,不宰割以為利也。是謂玄德。道之所行恩德,玄闇不可得見。
【釋文】道為萬物之母,所以萬物皆從道體中而生的。但是萬物生出來以後,還要以「德」去滋潤他,這個「德」就是天地中的陽和之氣,這個陽和之氣能夠蘊育萬物使它成長。成長以後,才有種種萬物,可是這些萬物,本來就是由無形的「道」所生的,與無形的天地之「德」培育而成。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有形的萬物之後,才知無形道德的偉大。但是在萬物生長以後,如果沒有四季寒暑的更替,陰陽的互換交流,則雖生長了萬物,也不能使萬物趨於成熟,所以勢之所在,就有了陽春之氣的培物,及寒秋之氣的逼物,這些四時的代謝。所以萬物沒有不尊崇道及貴重德的,但是道雖然偉大,德雖是尊貴,卻不以偉大與尊貴而自命不凡,仍然以自然處之,可是它這樣的自然處之,反而得到永恆自然的尊貴。所以道生了萬物,德滋潤了萬物,讓它們長大,又給它們撫育,又讓它們自立長成,又讓它們成熟,這些長養與覆護的大恩,「道」還不以為自有。像這些大有作為的事,它還是不仗恃自己的能力,雖然是萬物之主,但是它仍然不以主宰為自居。所以「道」實在是具有極深極遠的至德呀!
【解脫】存在的事物必有其根源,必有其本性,根源叫「道」,本性叫「德」,如其根源、本性,就叫「道德」。不要在末端的事勢用工夫,而要在根源的本性上好好生長。道理、道理,因道成理,事勢、事勢,因事成勢!道理優先,事勢在後!用認知去定住,用智慧去觀照,用德性去成全,用大道去銷融!

道的本源--守母章第五十二

天下有始①,以為天下母②。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③,既知其子,復守其母,沒身不殆。塞其兌,閉其門④,終身不勤⑤。開其兌,濟其事⑥,終身不救。見小曰明⑦,守柔曰強⑧。用其光,復歸其明⑨,無遺身殃⑩,是為習常⑪。

【註釋】
①始:本始,此處指“道”。
②母:根源,此處指“道”。
③子:派生物,指由“母”所產生的萬物。
④塞其兌,閉其門:兌,指口,引伸為孔穴;門,指門徑。此句意為:塞住嗜欲的孔穴,閉上慾念的門徑。
⑤勤:勞作。
⑥開其兌,濟其事:打開嗜欲的孔穴,增加紛雜​​的事件。
⑦見小曰明:小,細微。能察見細微,才叫做“明”
⑧強:強健,自強不息。
⑨用其光,復歸其明:光向外照射,明向內透亮。發光體本身為“明”,照向外物為光。
⑩無遺身殃:不給自己帶來麻煩和災禍。
⑪習常:一本作"襲常"。習承常道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天下有始,以為天下母。善始之則善養畜之矣,故天下有始則可以為天下母矣。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,既知其子,復守其母,沒身不殆。母,本也,子,末也。得本以知末,不舍本以逐末也。塞其兌,閉其門,兌,事欲之所由生;門,事欲之所由從也。終身不勤。無事永逸,故終身不勤也。開其兌,濟其事,終身不救。不閉其原而濟其事,故雖終身不救。見小曰明,守柔曰強。為治之功不在大,見大不明,見小乃明。守強不強,守柔乃強也。用其光,顯道以去民迷。復歸其明,不明察也。無遺身殃,是為習常。道之常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歸元第五十二)】天下有始,始有道也。以為天下母。道為天下萬物之母既知其母,復知其子,子,一也。既知道己,當復知一也。既知其子,復守其母,己知一,當復守道反無為也。沒身不殆。不危殆也。塞其兌,兌,目也。目不妄視也。閉其門,門,口也。使口不妄言終身不勤。人當塞目不妄視,閉口不妄言,則終生不勤苦。開其兌,開目視情欲也。濟其事,濟,益也。益情欲之事。終身不救。禍亂成也。見小曰明,萌芽未動,禍亂未見為小,昭然獨見為明。守柔日強。守柔弱,日以強大也。用其光,用其目光於外,視時世之利害。復歸其明。復當返其光明於內,無使精神泄也。無遺身殃,內視存神,不為漏失。是謂習常。人能行此,是謂修習常道。
【釋文】天地萬物都有它的本源,這個本源就是「道」,「道」創造天地萬物,所以「道」是天地萬物之母。既然知道天地萬物是「道」之所生,就知曉「道」為母,物為子,道為體,物為用,所以現在的人只知物而不知「道」,是背道而馳呀!因此當你認識這個「道」以後,就要秉守這創造天地萬物的道,就是身亡的時候,也不會感到恐怖與危險,因為你已經回歸到「道」的母懷中了!所以,如果不想讓精、氣、神外馳,就要塞住了人的慾望之口,閉住了人的六賊之門,此六賊之門就是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意」。修道之人,如果能閉塞慾望之口與六賊之門,則一輩子受用不盡,不必動用多大的勤勞,自然可以成就大道的。否則終身不知閉住這聲色貨利之門,只知仗恃自己的才能,而喪心爭鬥於紅塵之中,那就不可救藥了。因此能夠察覺微小事物的人,才是明白大道的人,能夠守著柔弱之道的人,才是真正強勝之人。但是明白大道還是不夠的,仍然須要迴光反照,使得心德內外相應,這樣才能歸於靈明覺悟之中。能夠這樣做的人,就能達到身心無掛,安然自得了,更可說是實行大道已經習慣了。
【解脫】回到本源,一切就好處理,一切危險都可以度過!打開感官、開啟執著,心向外奔馳,這世界一時間美麗起來;但很快就得衰頹!常道是有往有復、有來有去的,一個存在事物能如此出入自得,那也就合乎道了!亮光照人而慴人,靈明照人而自照,因為自照,所以明白動人!

大道之行--大道章第五十三

使我①介然有知②,行於大道,唯施③是畏。大道甚夷④,而人⑤好徑⑥。朝甚除⑦,田甚蕪,倉甚虛;服文綵,帶利劍,厭飲食⑧,財貨有餘;是為夸盜⑨。非道也哉﹗

【註釋】
①我:我,指有道的聖人。老子在這里托言自己。
②介然有知:介,微小。微有所知,稍有知識。
③施:邪、斜行。
④夷:平坦。
⑤人:指人君,一本作“民”。
⑥徑:邪徑。
⑦朝甚除:朝政非常敗壞。一說宮殿很整潔。
⑧厭飲食:厭,飽足、滿足、足夠。飽得不願再吃。
⑨夸盜:夸又作竽。即大盜、盜魁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使我介然有知,行於大道,唯施是畏。言若使我可介然有知,行大道於天下,唯施為之是畏也。大道甚夷,而民好徑。言大道蕩然正平,而民猶尚舍之而不由,好從邪徑,況復施為以塞大道之中乎。故曰,大道甚夷,而民好徑。朝甚除,朝,宮室也。除,潔好也。田甚蕪,倉甚虛;朝甚除,則田甚蕪,倉甚虛,設一而眾害生也。服文綵,帶利劍,厭飲食,財貨有餘;是為夸盜。非道也哉!凡物不以其道得之則皆邪也,邪則盜也。夸而不以其道得之,竊位也,故舉非道以明非道,則皆盜夸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益證第五十三)】使我介然有知,行於大道。介,大也。老子疾時王不行大道,故設此言。使我介然有知於政事,我則行於大道,躬行無為之化。唯施是畏。唯,獨也。獨畏有所施為,恐失道意。欲賞善,恐偽善生;欲信忠恐詐忠起。大道甚夷,而民好徑。夷,平易也。徑,邪、不平正也。大道甚平易,而民好從邪徑也。朝甚除,高台榭,宮室修。田甚蕪,農事廢,不耕治。倉甚虛,五穀傷害,國無儲也。服文綵,好飾偽,貴外華。帶利劍,尚剛強,武且奢。厭飲食,財貨有餘,多嗜欲,無足時。是謂盜誇。百姓而君有餘者,是由劫盜以為服飾,持行誇人,不知身死家破,親戚並隨也。非道哉。人君所行如是,此非道也。復言也哉者,痛傷之辭。
【釋文】假使我有一些智慧,要行於大道的話,還須要小心謹慎,因為不小心的話,還恐怕會走入歧途末路之中呀!這為什麼呢?因為我看到了大道本來就很平坦的,很寬大的。可是偏偏有些貪妄的人,他喜歡尋找小路走,這樣的結果不但無益,反而害了自己,這些都留給我很大的警惕!就以一些當朝的文武百官,為譬喻吧!朝綱都已經保不住了。百姓的田地也都已經荒蕪了,倉庫的稻米也已經快要沒有了。但是還有一些貪官污吏,尚穿著華麗的衣服,來顯示自己的尊貴。身上還帶著明亮的利劍,來誇耀自己的強悍,不但如此,更是一心追求美餐,美酒來吃喝享受,而且只顧自己的財貨有餘,更不去接濟別人。像這種人,不就像極了惡人的作為嗎?所以像這樣的做為實在很不合乎大道的。
【解脫】不要以為平坦無奇,就沒什麼,要知道「沒什麼」,那才能入於大道之門!那些有權有力的人,總在歷史的浪頭上,浪生浪死,沒幾個可以成為中流砥柱的!小草的哲學是:小人物,但生命卻是莊嚴的;大人物可能恰好相反!大道在平正無奇,不在華麗文綵!

德性的餘蔭--善建章第五十四

善建者不拔,善抱①者不脫,子孫以祭祀不輟②。修之於身,其德乃真;修之於家,其德乃餘;修之於鄉,其德乃長③;修之於國④,其德乃豐;修之於天下,其德乃普。故以身觀身,以家觀家,以鄉觀鄉⑤,以國觀國,以天下觀天下。吾何以知天下然哉﹖以此。

【註釋】
①抱:抱住、固定、牢固。
②子孫以祭祀不輟:輟,停止、斷絕、終止。此句意為:祖祖孫孫都能夠遵守“善建”、“善抱”的道理,後代的香火就不會終止。
③長:尊崇。
④國:一本作“邦”。
⑤故以身觀身,以家觀家,以鄉觀鄉:以自身察看觀照別人;以自家察看觀照別家;以自鄉察看觀照別鄉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善建者不拔,固其根而後營其末,故不拔也。善抱者不脫,不貪於多,齊其所能,故不脫也。子孫以祭祀不輟。子孫傳此道以祭祀則不輟也。修之於身,其德乃真;修之於家,其德乃餘;以身及人也,修之身則真,修之家則有餘,修之不廢,所施轉大。修之於鄉,其德乃長;修之於國,其德乃豐;修之於天下,其德乃普。故以身觀身,以家觀家,以鄉觀鄉,以國觀國,彼皆然也。以天下觀天下。以天下百姓心觀天下之道也,天下之道,逆順吉凶,亦皆如人之道也。吾何以知天下然哉?以此。此上之所云也。言吾何以得知天下乎,察己以知之,不求於外也,所謂不出戶以知天下者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修觀第五十四)】善建者不拔,建,立也。善以道立身立國者,不可得引而拔之。善抱者不脫,善以道抱精神者,終不可拔引解脫。子孫祭祀不輟。為人子孫能修道如是,長生不死,世世以久,祭祀先祖,宗廟無絕時。修之於身,其德乃真,修道於身,愛氣養神,益壽延年。其德如是,乃為真人。修之於家,其德乃餘,修道於家,父慈子孝,兄友弟順,夫信妻貞。其德如是,乃有餘慶及於來世子孫。修之於鄉,其德乃長,修道於鄉,尊敬長老,愛養幼少,教誨愚鄙。其德如是,乃無不覆及也。修之於國,其德乃豐,修道於國,則君信臣忠,仁義自生,禮樂自興,政平無私。其德如是,乃為豐厚也。修之於天下,其德乃普。人主修道於天下,不言而化,不教而治,下之應上,信如影響。其德如是,乃為普博。故以身觀身,以修道之身,觀不修道之身,孰亡孰存也。以家觀家,以修道之家,觀不修道之家。以鄉觀鄉,以修道之鄉,觀不修道之鄉也。以國觀國,以修道之國,觀不修道之國也。以天下觀天下。以修道之主,觀不修道之主也。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,以此。老子言,吾何知天下修道者昌,背道者亡。以此五事觀而知之也。
【釋文】天地之間,如果建立有形的東西,容易被拔去,購置有形的物品,容易被取走,因此唯有善於建立道德的人,才不容易被拔去,不容易被取走,這為什麼呢?因為道德是建立於無形的心中,所以沒有形體讓力量拔去,也沒有其他的力量,能讓無形的道德脫落。所以能夠在生的時候,行乎道德的人,他死了之後,仍然有社稷宗廟,讓子子孫孫祭祀,代代相傳不絕,因為他的德,實行於身,所以他的善德,才有如此的完美。所以說,一個有道德的人,他修德充實於身的話,必能使家人得到德的餘蔭。如果這個有德望的人,德化於鄉里之間,則鄉里之間必然能夠得到教化上的長處。如果德化於國家的話,這個國家也必然會得到興旺。如果德化於天下的話,也一樣能夠感召天下。因此我明白以上這些道理之後,我就以自己的身心體悟,去觀察別人的一切作為。以自己的家庭教化,去觀察別人的家庭教化。以自己的鄉里教化,去觀察其他的鄉里教化。以自己的國家教化,去觀察其他的國家教化。以現在的天下教化,去觀察未來的天下教化。所以我何以知道天下的變化情況呢?就是以上的道理推究而得的。
【解脫】大道之治重在如其所如,觀復其身,讓他自己生長!「觀」是對比而視,是清靜的觀賞,是如其所如的讓它生長!能放得開,他才能生長,給他天地,比給他什麼都重要!不必太關心他,把「關心」轉成「開心」,開開心心的,自在的生長!

德性深厚的人--含德章第五十五

含德之厚,比於赤子。蜂蠆虺蛇①不螫②,猛獸不據③,攫鳥④不搏⑤。骨弱筋柔而握固。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⑥,精之至也。終日號而不嗄⑦,和之至也。知和曰常⑧,知常曰明。益生⑨曰祥⑩。心使氣曰強⑪。物壯⑫則老,謂之不道,不道早已。

【註釋】
①蜂蠆虺蛇:指有毒的蟲子。
②螫:毒蟲子用毒刺咬人。
③據:獸類用爪、足年攫取物品。
④攫鳥:用腳爪抓取食物的鳥,例如鷹隼一類的鳥。
⑤搏:鷹隼用爪擊物。
⑥全作:一本作"朘作"。嬰孩的生殖器勃起。全,男孩的生殖器。
⑦嗄:噪音嘶啞。
⑧知和曰常:常指事物運作的規律。和,指陰陽二氣合和的狀態。
⑨益生:縱慾貪生。
⑩祥:這裡指妖祥、不祥的意思。
⑪強:逞強、強暴。
⑫壯:強壯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含德之厚,比於赤子。蜂蠆虺蛇不螫,猛獸不據,攫鳥不搏。赤子無求無欲,不犯眾物,故毒蟲之物無犯之人也。舍德之厚者,不犯於物,故無物以損其全也。骨弱筋柔而握固。以柔弱之故,故握能周固。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,作,長也。無物以損其身,故能全長也。言含德之厚者,無物可以損其德,渝其真,柔弱不爭而不摧折者,皆若此也。精之至也。終日號而不嗄,無爭欲之心,故終日出聲而不嗄也。和之至也。知和曰常,物以和為常,故知和則得常也。知常曰明。不皦不昧,不溫不涼,此常也。無形不可得而見,曰明也。益生曰祥。生不可益,益之則夭也。心使氣曰強。心宜無有,使氣則強。物壯則老,謂之不道,不道早已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玄符第五十五)】含德之厚,謂含懷道德之厚也。比於赤子。神明保佑含德之人,若父母之於赤子也。毒蟲不螫,蜂蠇蛇虺不螫。猛獸不據,玃鳥不搏。赤子不害於物,物亦不害之。故太平之世,人無貴賤,仁心,有刺之物,還返其本,有毒之蟲,不傷於人。骨弱筋柔而握固。赤子筋骨柔弱而持物堅固,以其意心不移也。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。赤子未知男女會合而陰陽作怒者,由精氣多之所致也。終日號而不啞,和之至也。赤子從朝至暮啼號聲不變易者,和氣多之所至也。知和日常,人能和氣柔弱有益於人者,則為知道之常也。知常日明,人能知道之常行,則日以明達於玄妙也。益生日祥,祥,長也。言益生欲自生,日以長大。心使氣日強。心當專一和柔而神氣實內,故形柔。而反使妄有所為,和氣去於中,故形體日以剛強也。物壯則老,萬物壯極則枯老也。謂之不道,枯老則不得道矣。不道早已。不得道者早死。
【釋文】含德性深厚的人,就好像天真無邪的嬰兒一樣,那麼的無知無識,那麼的順天自然。所以毒蟲要螫他,他也不怕。猛獸要傷害他,他也不怕,兇惡的野鳥要撲抓他,他也不怕,因為他毫無傷人之心,亦無懼怕之意,心靈中純然物我兩忘,哪裡會去顧忌毒蟲之螫,猛獸之害,以及野鳥的撲抓呢?別小看這些嬰兒,雖然筋骨柔弱,可是當他握起小拳來,卻是非常的硬朗。他雖然不懂得男女之間的情慾,更不懂雌雄之間的交合,可是他的真陽之物,卻能經常勃起,這就是他的真精已達到極點的表現啊!你看他終日的號哭,但是聲音仍不沙啞,這就是他保守太和之氣已達到極致的表現啊!因此由以上的舉動,我們可以知道,赤子之心不但不怕外物的傷害,而且骨弱而握拳固,無知而陽舉堅,哭叫而不嘶啞,這些表現就可以知道嬰兒他保全了太和之氣。而我們不能保持這些太和之氣,就是我們慾心動而神亂,瞋心動而氣耗,情心動而精散,這就是我們不能返回先天真常之道的原因啊!如果能夠知道真常之道的人,可算是明白誰是真我的人,能夠明白真我的人,他的心自然能夠像秋天的月那麼明亮,像晴天中的潭水那樣明淨。所以這種人也是明智的人。這種人也自然知道保養先天太和之氣,以增益長生之道,能夠增益長生之道的人,就是吉祥的人了。但是,現代的人,往往不去保固先天的元氣,反而妄動暴躁,自以為很剛強的樣子,其實這都是不對的舉動。因為你妄動暴躁,這都是勉強的行為,勉強的行為,總是支持不久。支持不久,就好像萬物的強壯,就會老了,老了不是早日邁向死亡之道嗎?所以這都是不合乎「道」的舉動呀!不合乎「道」的舉動,就要早日自我滅亡了。
【解脫】柔性的顛覆比起剛性的鬥爭,有力量多了!他的力量在於真實的生長!體會自然大道的和氣,和氣是如其所如的喜怒哀樂,並不是無喜怒哀樂!柔性的堅持,「骨弱筋柔而握固」,因為此中有一大道的生命力在裡面!和諧,不破裂、不迫切,讓他來、讓他去,他來來去去,就停在那裡了!這叫做「常」態!

悟道的人--道貴章第五十六

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①。塞其兌,閉其門②,挫其銳,解其分,和其光,同其塵③,是謂玄同④。故不可得而親,不可得而疏;不可得而利,不可得而害;不可得而貴,不可得而賤⑤。故為天下貴。

【註釋】
①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:此句是說,知道的人不說,愛說的人不知道。另一種解釋是,聰明的人不多說話,到處說長論短的人不聰明。還有一種解釋是,得“道”的人不強施號令,一切順乎自然;強施號令的人卻沒有得“道”。此處採用第二種解釋。
②塞其兌,閉其門:塞堵嗜欲的孔竅,關閉起嗜欲的門徑。
③挫其銳,解其分:和其光,同其塵:此句意為挫去其銳氣,解除其紛擾,平和其光耀,混同其塵世。
④玄同:玄妙齊同,此處也是指“道”。
⑤不可得而親,不可得而疏;不可得而利,不可得而害;不可得而貴,不可得而賤:這幾句是說“玄同”的境界已經超出了親疏、利害、貴賤等世俗的範疇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知者不言,因自然也。言者不知。造事端也。塞其兌,閉其門,挫其銳,含守質也。解其分,除爭原也。和其光,無所特顯則物無所偏爭也。同其塵,無所特賤則物無所偏恥也。是謂玄同。故不可得而親,不可得而疏;可得而親,則可得而疏也。不可得而利,不可得而害;可得而利,則可德而害也。不可得而貴,不可得而賤。可得而貴,則可得而賤也。故為天下貴。無物可以加之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玄德第五十六)】知者不言,知者貴行不貴言也。言者不知。駟不及舌,多言多患。塞其兌,閉其門,塞閉之者,欲絕其源。挫其銳,情欲有所銳為,當念道無為以挫止之。解其紛,紛,結恨不休也。當念道恬怕以解釋之。和其光,雖有獨見之明,當和之使闇昧,不使曜亂。同其塵,不當自別殊也。是謂玄同。玄,天也。人能行此上事,是謂與天同道也。故不可得而親,不以榮譽為樂,獨立為哀。亦不可得而踈;志靜無欲,故與人無怨。不可得而利,身不欲富貴,口不欲五味。亦不可得而害,不與貪爭利,不與勇爭氣。不可得而貴,不為亂世主,不處暗君位。亦不可得而賤,不以乘權故驕,不以失志故屈。故為天下貴。其德如此,天子不得臣,諸侯不得屈,與世沉浮容身避害,故天下貴也。
【釋文】真正悟道的人,心與道合,可是卻難以用言語表達,就像釋迦佛所說:「無法可說,是名說法。」達摩祖師所說:「達摩東來一字無,全憑心意用工夫,若要紙上尋佛法,筆尖醮乾洞庭湖。」可見「道」是如何的微妙了。可是偏有一些好於炫耀自己的人,喜歡在大庭廣眾之前高談闊論,行為乖張,高傲自取,其實這種人,反而是不知「道」的人。所以有道的人,他首先塞住了他的口舌紛爭。關閉他的七情 ( 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愛、惡、慾 ) 六慾 ( 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 ) 之門。折挫自己鋒芒又高傲的銳氣。這一切才是解脫紛擾煩惱的方法。同時有德之人,他毫無高傲之心,就算是有功於眾生,可是他的心與眾生的心,仍然能夠像燈光與燈光在一起那樣的融合。那樣的不矜奇、不立異、不粉飾,隨俗同塵。他的作為沒有一點特殊的地方,使人感到特別,反而與人共同相處。但是這種人,你想親近他,其實是不可能的,因為他心同虛空,是不染情慾的,你想疏遠他,也是很難的,因為他慈悲為懷,關愛世人,使人難以捨棄他的恩德。你想利益給他,其實也是不可能的,因為他淡然無慾,只是抱著「取之眾生,用之眾生而已」。你想加害他,也是不可能的,因為他有解脫的心,能夠超出生死的假相。你想貴重他,也是不可能的,因為他不貪慕榮華富貴的虛名地位。你想輕賤他,也是不可能的,因為他心靈中時時懷有如瑰寶般的牟尼寶珠。因此,外在的形象,以及褒貶毀譽,都不能打動他本心的自在,所以這才是天下最尊貴的人了。
【解脫】不要把自己放在一線之兩端來思考,而要「得環中,應無窮」!因「玄」故「妙」,拉成一長遠的辯證歷程,幽深而識其和同,因為和同故知其妙!打扮的光鮮亮麗,一但習慣,那你就得花許多時間去維護它;回到樸素之地,它會自然生長!每天要插一盆漂亮的花,不如長久種一株會生長的花!不要只重生命的表象,要重視生命的本體!

治國之道--治國章第五十七

以正①治國,以奇②用兵,以無事取天下③。吾何以知其然哉﹖以此④。天下多忌諱⑤,而民彌貧;民⑥多利器⑦,國家滋昏;人多伎巧⑧,奇物⑨滋起;法令滋彰,盜賊多有。故聖人云﹕「我無為,而民自化⑩;我好靜,而民自正;我無事,而民自富;我無欲,而民自樸。」

【註釋】
①正:此處指無為、清靜之道。
②奇:奇巧、詭秘。
③取天下:治理天下。
④以此:此,指下面一段文字。以此即以下面這段話為根據。
⑤忌諱:禁忌、避諱。
⑥民:一本作“人”,一本作“朝”。
⑦利器:銳利的武器。
⑧人多伎巧:伎巧,指技巧,智巧。此句意為人們的伎巧很多。
⑨奇物:邪事、奇事。
⑩我無為,而民自化:自化,自我化育。我無為而人民就自然順化了。
【道德真經註】以正治國,以奇用兵,以無事取天下。以道治國則國平,以正治國則奇正起也,以無事則能取天下也。上章云,其取天下者,常以無事,及其有事,又不足以取天下也。故以正治國則不足以取天下,而以奇用兵也夫。以道治國,崇本以息末,以正治國,立辟以攻末,本不立而末淺,民無所及,故必至於奇用兵也。吾何以知其然哉?以此。天下多忌諱,而民彌貧;民多利器,國家滋昏;利器,凡所以利己之器也。民強則國家弱。人多伎巧,奇物滋起;民多智慧則巧偽生,巧偽生則邪事起。法令滋彰,盜賊多有。立正欲以息邪,而奇兵用多;忌諱欲以恥貧,而民彌貧;利器欲以強國者也,而國愈昏多。皆舍本以治末,故以致此也。故聖人云:「我無為而民自化,我好靜而民自正,我無事而民自富,我無欲而民自樸。」上之所欲,民從之速也。我之所欲,唯無欲而民亦無欲自樸也。此四者,崇本以息末也。
【老子河上公章句(淳風第五十七)】以正治國,以,至也。天使正身之人,使有國也。以奇用兵,奇,詐也。天使詐偽之人,使用兵也。以無事取天下。以無事無為之人,使取天下為之主。吾何以知其然哉,以此。此,今也。老子言,我何以知天意然哉,以今日所見知。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。天下謂人主也。忌諱者防禁也。今煩則姦生,禁多則下詐,相殆故貧。民多利器,國家滋昏。利器者,權也。民多權則視者眩於目,聽者惑於耳,上下不親,故國家昏亂。人多伎巧,奇物滋起。人謂人君、百里諸侯也。多技巧,謂刻畫宮觀,雕琢章服,奇物滋起,下則化上,飾金鏤玉,文繡彩色日以滋甚。法物滋彰,盜賊多有。法物,好物也。珍好之物滋生彰著,則農事廢,飢寒並至,而盜賊多有也。故聖人云:謂下事也。我無為而民自化,聖人言:我修道承天,無所改作,而民自化成也。我好靜而民自正,聖人言:我好靜,不言不教,而民自忠正也。我無事而民自富,我無徭役徵召之事,民安其業故皆自富也。我無欲而民自朴。我常無欲,去華文,微服飾,民則隨我為質樸也。聖人言:我修道守真,絕去六情,民自隨我而清也。
【釋文】治理國家要以正道的方法,不要以奇巧的方法。只有在用兵的時候,在不得已的情況下,才用奇巧的方法。因為治理天下,要使百姓平安無事,才可以取得天下百姓的心。我為什麼知道這個道理呢?就是以下的道理,給我的啟示。比如,治理國家,如果發佈禁忌太多的政令,就不能便民,人民就無法順利的工作,無法順利工作,農、工、商生產就會減少,所以人民就會越來越貧窮。如果人民擁有太多利害的殺人武器,打殺的事件自然就多,因此要治理人民,就會愈感到混亂。如果人民有奇巧的居心時,一些邪惡又奇怪的事物,就越來越多。在法令設得很多的時期,就是道德仁義失落的時候。道德仁義失落的時候,盜賊恐怕就要越多了。所以,上古的聖人曾說:只要我渾全天理,順天應人,人民就會自我約束,自我導化。只要我虛心恬淡,不妄動,不縱慾,人民就會自然歸於清正。只要我不實施禁忌太多的政令,去擾動百姓的行動與安寧,就是便民,然後人民自然康富。只要我不貪慕享樂,人民自然也會歸於純樸。
【解脫】台灣俗彥說「嚴官府出厚(多)賊」,人為的戮力控制,不如自然無為的調劑!把理想的堅持掛搭在意識型態的執著上,可能生出很大的力量,但破壞性的力量將極為可怕!自然無為吧!不用擔心,只要用心、關心,寧靜、無擾、無貪,一切會有進境的!用其機,不如渾其機;用其心,不如渾其心;渾樸自然,任天無為,就是藥方!

原文:道德經
上卷 下卷